誰也沒有想到,南明朝廷的破裂,竟不是被敵人從外部攻破,反而是由金陵皇宮內部開始崩潰的。

百官還在按時上朝的情況下,他們的皇帝居然跑路了......

此時的金陵城混亂一團,諸多繁華柳巷如同雲煙,街道上盡是惶恐神色。

百姓們不可置信。

坐擁巨大財富的官紳們更是無法接受,本是看起來龐大的南明朝廷,就這樣完蛋了?

北征的軍隊他們可是花了不少錢,同時又給朱由崧捐響了諸多銀兩,修葺皇宮,廣納秀女。

本來都想做從龍之臣,開國功勳,順便為家族多要些好處。

可誰想到.....

簡直就是白花了這麼多些銀子!

金陵城內再無兵將可戰,任由官紳們高價招募勇士,依舊無濟於事......

可整體的局面還是要穩固住的。

朝堂內遺留下來的百官之中,有人提議暫且扶北方的太子朱慈烺即位。

儘管朱慈烺不在江南,可前段時間不是傳來有太子未亡的訊息?

若是尊北方朱慈烺為帝就有一個好處,還可以與左良玉的大軍停戰了。

畢竟左良玉還是打著擁立朱慈烺,剷除昏君的名義南下的.

這樣就可以整合左良玉的百萬大軍,指不定還能跟夏國兵馬拼一番高下。

這個提議其實是最好的辦法,但是金陵城的官紳們商議過後又堅決否定掉了。

因為左良玉跟他們不是一個派系的人,要是向左軍低頭,完全討不到好處。

況且左良玉的大軍殘暴,都是匹夫出身,與江南士紳的“價值觀”不符。

倒還不如把大明朝給賣了......

馬士英跟盧九德也完全不知道,在他們一干棟樑大臣離開之後,金陵城變成了這幅模樣。

要知道,現在的長江流域可還是有十數萬南明精兵為了大明朝廷而戰,這些將兵們在阻擋著左良玉大軍的南下,可卻不知,後方已經亂套了。

在歷史上金陵城的要比揚州城還要好打。

此時的金陵城內已經出現了小範圍的流言,說是夏國地界上的百姓如何生活得好......

南明朝廷的官員們部分跟著跑路,另外一部分人,則是準備起歸降的計劃了。

兩日後。

夏軍兵馬渡江南下,金陵城門大開,夏軍進城暢通無阻,只是在街道上遇到小範圍的南明死士阻攔,可又很快倒在了槍口之下......

夏國軍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列隊穿過御河,一直行軍到了宮城正陽門。

路遇阻攔者統統殺無赦,這樣還抱有一絲幻想的官紳們徹底放下了幻想。

夏軍嚴整的隊伍,琳琅滿目的武器,另百姓們震驚不已,甚至忘記了恐懼,也忘記了歡呼,就這麼一直看著隊伍駛向宮城,徹底掌控這一座城池。

而夏國的軍人們同樣是驚訝的,驚訝於南京城的規模與繁華......

華夏古代歷史上的南京城要比北京大,金陵是規模最大的古都城,以至於史上的諸城均難望其項背。

同時江南富庶,精工良將之多,整座南京城的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雄壯。

周圍的環境鍾靈毓秀,立於山水之間,城外則是四通八達的水運,北倚長江,水源充沛,是水運集散地,亦是兵家要衝......

更為重要的是,整座金陵城內有著近百萬人口,加上這些年北來的流民,怕是過了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