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分封問題(第1/3頁)
章節報錯
沙洲是關外的一處地名。
位置在西域絲綢之路的必經地。
明朝時期,曾在嘉峪關外設沙洲衛。
要是在更早時期。
那片地區,則是稱之為敦煌郡。
敦煌的莫高窟便是在此......
陸舟聽言有人在敦煌發現了一座石窟,石窟上有衣裙飄然的仙女。
心頭是極為震撼的。
敦煌是西域進入河西走廊與中原的門戶,每逢中原大亂時,都會有百姓往河西走廊避難。
所以兩千多年以來,形成了華夏特有的一支文化,就如現在的河套平原。
“石窟?是怎麼樣的石窟?”
陸舟緊接著問道,怪不得眼前這些舞女衣著看起來熟悉,原來是前世在電視上見過。
在後世,關於塞外的敦煌舞蹈曾風靡一時,但現代社會的舞者定然難以跳出神韻。
“只是一座寺廟,孫傳庭帶著一個排計程車兵借宿,卻意外發現了後邊的石窟。
根據孫傳庭回來說,寺廟應該是元時,至於石窟是何時的,暫且不知.......”
葛三刀如實說道。
夏國幅員遼闊,每天都有各種稀奇的事情發生,但沒想到,王上會對著區區的石窟上心。
葛三刀看著陸舟的模樣,就知道極為震撼。
而他不知道的是,敦煌文化歷經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西夏、以及元朝沉澱。
留在沙洲的敦煌石窟形成了巨大的規模,光是洞窟就有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
只不過,明軍在放棄河套平原後,河西走廊也逐漸失去控制,特便是在明末葉爾羌汗國的崛起,沙洲這片地區,逐漸被中原王朝遺忘。
敦煌在南北朝時期盛極一時,但又在唐朝安史之亂後逐漸衰落,後續的中原王朝皆是重視於東部發展。
莫高窟在元代以後已很鮮為人知,幾百年裡基本儲存了原貌。
曾經的文明被逐漸塵封,直到現在河套平原大放異彩,孫傳庭擊破葉爾羌汗國之後,意外的撞開了深埋住的歷史。
“殿下,舞女不錯,真不要送幾個入宮裡?”
葛三刀看著王上失神,又添著個臉,小心翼翼的問道。
“舞女?什麼舞女?”
陸舟看著新月牽著彰兒過來,連忙糾正葛三刀的話語,說道:“本王只是覺得,舞女的衣裝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