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夏國統御四方,這些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也可以逐步啟用了。

“啟稟殿下,奴兒干的武海傳回訊息,苦兀島的漁民在南面發現倭人,起了衝突,但最後被奴兒干海軍給趕跑了.......”

群臣的高呼剛剛停止,佇列中走出一位中年男子,此人名為齊遠,本是劉青峰引薦,在龍虎裡打磨兩年,後又被送入陸莊大學深造。

在夏國已經打拼了五年,算是陸舟身邊的核心人物,被安排去管理外交部。

當前與夏國交往的國度漸多,一個負責處理外交事務的部門也呼之欲出。

要是在大明朝,負責這般事務的部門是為鴻臚寺,鴻臚寺下又有許多事卿、機構。

而夏國這邊簡單,直接稱之為外交部,這齊遠就相當於是鴻臚寺卿,除了負責主掌外賓、朝會儀節之事,有時候還要關注夏國殖民擴張的事情.......

“苦兀島雖然與倭國臨近,兩岸相距不足百里。

但倭國人的大和族主要生活在溫暖的南部,通常不會出現在苦寒的北海,怕不是蝦夷人。”

說話是文化部的趙銘風,五十餘歲的年紀,本是一名錦衣衛,流蕩在草原多年未死,被夏軍救下。

趙銘風一身武藝早已不全,加上身有殘疾,這才被安排入了文化部工作。

但作為一名幾十年前活躍在朝鮮半島的錦衣衛,趙銘風對倭國的形勢極為了解,認為在苦兀島的北海那片地區,怕是朝鮮人出現的機率才大一點,蝦夷人的話不足為懼......

陸舟不做發言,則是又把目光看向了齊遠,似乎想大概明白了這外交部長,肯定還有其他的話要說。

下一刻,齊遠果然頓了頓聲,說道:“趙大人,蝦夷人那已經是二十餘年前的事情了。

根據最新的情報來看,北夷島在十五年前就被德川家族佔據,並設立了控制島嶼的都府。

當下更是已經控制了北夷島全境,我們的苦兀島南端,已經發現了倭人足跡......”

齊遠仔細說明了一番。

陸舟不住點頭,在北海那邊,大致是贊同外交部長所言形勢。

北夷島就是後世倭國的北海道。

在古代長久的歷史裡,北海道與倭國本土相隔,本來是為獨立,就如同一座無人管轄的孤島。

一直到了16世紀末,豐臣秀吉統一倭國,國力空前繁盛,不僅發動了萬曆朝鮮戰爭,還把勢力延伸到了北海道地區。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的北海道已經被被倭國盡數掌控,更是順勢把目光方向了苦兀島。

苦兀島與倭國如今接近,倭國人對於苦兀島一直以來都是勢在必得。

歷史上,就是在明末這段時間,倭國人在繪製的地圖上,曾經把苦兀島劃入了自己的版圖。

1635年幕府曾派人到庫頁島巡視,後來的十年間陸續往苦兀島南端建立定居點,並和當地土著居民進行貿易。

只不過,這時的明軍衛所早已荒廢。

而後邊的清國皇帝從來就沒把苦兀島的存在當回事,也不願那一面有自家百姓的存在來危險統治。

在清軍入關後,山林中的許多部落都被卸去武裝,原先會用火器的鄂倫春人又必須重新使用回了弓箭,更是大量往南移民人口。

“嗯,我明白了,齊遠說的不錯。

倭國向來野心極大,不得不防。”

陸舟點了點頭,表示可以在苦兀島南端加強防備。

要是從正常的歷史軌跡上看。

在往後的百餘年間,苦兀島名義上是清國統治,可實則早已被俄國人與倭國刮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