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微的農民軍翻身成為軍閥。

建立朝典,佈施農政。

農民國度的科舉順利舉行,標誌著讀書人開始拋棄兩百多年來控制中原的大明皇朝,擁立起了新生王權。

匪寇軍開始改頭換面,部分明軍開始反過來成為了被追繳的“流寇”。

而令人意外的是,自從大明的官紳勢力被驅逐,這兩年來的中原西部地區,災情開始減弱。

今年的雨水平緩,旱情不再,倒是京畿等地的病疫復起。

看清形勢的文士皆搖頭感嘆......天不佑大明!

此時,塞外之地。

歸化城。

群臣在大殿下俯首。

陸舟身著王袍,腳踏重木履舄,居於王座之上。

眾臣朝拜。

只不過,今日的天氣陰鬱,整座大殿間有些陰暗,周遭亮起了水晶琉璃燈,依舊沉暗。

轟隆!

大殿外邊雷雨交錯。

氣候反常的時節,河套平原難得是迎來了陰雨天氣。

可下方群臣卻不被這天氣影響,不妨礙著他們急於稟報各類事情。

國土大了還有一個麻煩,就是要處理的事務越來越多了。

不僅如此。

夏國要接洽的外部勢力也變多了。

現在西部戰區的軍隊,開始接觸到了更西面的哈薩克部族,在雪區有高紅堡壘裡面,控制著軍政事務的喇嘛。

而在更遠的地方,朝內的人還知道有一個不亞於貝海兒的巨湖,被王上稱之為裡海。

這片世界真的是太大了。

特別是河套平原開始控制絲綢之路中段,中亞的形勢雛形也呼之欲出。

陸舟這時一甩衣袍,剛坐在王位上,光線陰沉,邊上的許三使了一個眼色。

遠處的侍女輕輕搖了搖鈴鐺,在一條電線連通的末端,有巨大的燈泡,外邊的侍衛聽見了鈴聲之後,連通了線路......

聚光燈打下,王座上的夏王顯得金光燦燦。

下首群臣個個露出激動憧憬的神色,再次行起大禮,口中高呼:“吾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當然還有幾個狂熱分子口裡喊著萬歲的。

陸舟也毫不介意,在君臣禮節這方面,夏國並不講究,所以眾位大臣們時常能夠暢所欲言,表達各種提議。

陸舟只是做了些人文上的提議,剩下的禮節事宜,全部都是文化部那邊操辦......

“好了,都停下來吧。”

陸舟罷了罷手,同時心感慨。

不知不覺,原本陸莊的小朝廷,已經開始初現規模。

就這臺下的中樞文武大臣,已經發展到了百來號人,不僅如此,陸莊大學的學生逐年畢業,越來越多帶著新思想的年輕人開始出現在朝堂。

教育事業的提前規劃就是有一個好處,當陸舟接下來要開始內部建設的時候,很多方面都能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