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賊寇與制度(第2/3頁)
章節報錯
至於為什麼李自成會對夏國忌憚,是因為有夏王的保證,河套地區就是最堅強的後盾。
李闖的耳目遍及四方,自然也能看得清楚。
“大概明白了。”
程兵點了點頭,聽這意思是夏王有過提點,心中稍安。
而就在兩人談話間,俘虜們已經被清點完畢,三百二十人的男丁。
情節不嚴重的,乾脆就直接發配回家。
當然,還有更多是被吸納入渭縣兵卒。
“有了足夠的兵源,就可壯大實力。
你留在這裡駐守。
我回渭縣,繼續打土紳,分田地,搞建設.......”
池南星說著,翻身騎回馬上。
拿起書本,往縣城的方向回去了......
.......
河南,洛陽城郊。
李自成遙望著陝西,可兜裡裝的卻是中原腹地糧食。
流寇大軍在整片河南、江西大部分地區肆虐,打算積蓄足夠多的錢糧,再回秦地.....這一次流寇們要做一票大的。
此時,闖王大帳裡,一位頭裹方巾的書生佇立,細聲說道:
“大王,當下河南的形式嚴峻。
洛陽四面都有明軍,不是久留之地。
義軍的疾病已久,可是氣候已成。
再不及時扎立根腳,怕是難成大業.......”
帳前的書生正是牛金星,一路輔佐闖王滅明的男人。
現在卻催促著放緩腳步。
“眼前形式大好,軍隊攻城迅猛,先生又為何需要改變?”
李自成抬起頭來,疑惑問道。
當下的流寇打法,就是牛金星教導而出,當下,人員的損耗跟補充方式,已經頗為成熟了。
闖王麾下的大將,皆以為能這樣一路滾到京師,直接滅了皇帝老兒。
對於匪徒的想法,當然是直接殺戮,滅掉富人來充實大軍。
在明末有一件滑稽的事情,就是皇帝可能不知道大明有多富。
但是闖王心裡卻門兒清.......
每一次開啟糧倉的時候,都能讓全軍歡騰好一陣子,但凡能在搶掠中分上一口吃的,都不會再願意脫離隊伍。
“大王,只是今非昔比。
以前的大明氣數猶在,我大軍必須躲藏。
可當下天命已至,再行流寇之事。
怕是弊多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