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薩爾滸(第1/3頁)
章節報錯
按照明末的情形來看,遼北是黑龍江以及松花江等流域,包括部分山林。
如果再往南面,就是所謂的建州衛與瀋陽衛。
這兩面都是清國的真正腹地,在漢官協助下,已經統治了二十年的時間。
有了基本的國朝體制,並且有數十萬的遼民在此安居。
建州衛與瀋陽衛大體統稱為遼南。
先前松錦、寧遠等地區則是為遼西。
清軍出兵遼西的時候,夏國就佔據了遼北,月前遼西被皇臺吉拿下,夏國又再次把目光放向了遼南......
此為一物降一物。
而當下,皇臺吉的鑾駕剛至瀋陽,阿濟格、嶽託等眾將迎駕,可所有人的臉色並不好看。
從北面下來的夏軍氣勢洶洶,西面的草原上似乎也有動靜。
天武城那邊一直都有清軍細作監視,但沒想到天武城會雷霆出擊。
畢竟夏國還在遠北和漠西用兵。
這也是出乎清軍意料的地方......
皇臺吉顧不得身體有恙,回到了朝中還未休整,舉國朝臣便被一同召來商議軍情。
清國的情況有一點總是要比明廷好的地方,就是皇臺吉對於將領的控制力極強。
哪怕先前出了阿巴泰等叛臣,殺光了一批後,八旗軍中依舊牢固。
當下各方旗主齊聚,眾將激昂,似乎在松錦之戰的刺激下,想要尋求退縮的清將就更少了。
多爾袞上前一步,說道:“夏軍在遠北與羅剎人交戰。
可又貪心不足,大舉傾兵入我大清。
實乃窮兵黷武。
必遭天譴!”
多爾袞等人以為,夏國南下,這同樣也是個削弱對方的好時機。
先前遼北人煙稀少,清廷控制力不足,但遼南可是有數十座軍城守衛,遼民五十餘萬。
就算去年餓死了十萬,還依然有四十餘萬人......
建州衛同樣有山民百姓,各旗家眷加起來,起碼有近十萬數。
這些都是清國敢在遼南抵抗的底氣。
皇臺吉提前選用的龜縮政策,放棄部分土地和民眾,是讓遼南地區牢如鐵桶。
清國的底蘊根基還是有的,否則也不能敢說在遼西發動與明軍的對抗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