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朝廷形勢(第1/3頁)
章節報錯
孫傳庭說得鏗鏘有力。
外邊的許三咳嗽了兩聲,這才走進來,看著滿臉激動的孫傳庭。
還以為這傢伙要弒主......
“無事,先退下去吧。”
陸舟揮了一揮手,讓孫傳庭與許三都退了下去,獨自一人思索著當下情形。
其實,按照夏國的發展情況,陸舟本來打算在內燃機造出來後再發動大型戰爭。
這樣就能夠儘可能的加快運輸速度,夏國的領土太大了,而且兵源少,後期的圍城戰會極為吃力。
看著西西伯利亞的天月軍就知道了,西西伯利亞平原建立了許多正兒八經的防禦城池,哪怕是有火器,在推進的時候都極為緩慢。
現在火藥方面沒有進一步突破,厚重的城牆是無法用火炮直接轟開,只能火力覆蓋塔樓。
這種情況,在遇到小型城池還好使用,但如果是綿延數里的大城,還得是靠人力廝殺攻奪。
但是。
如果再往後等個幾年時間,夏國就能完全不同。
陸舟有無限簽到的資源。
再過兩年支線鐵路鋪設完畢,基礎的內燃機能夠使用,憑藉當前陸莊的造車技術,完全可以造出坦克。
甚至子彈都能開始普及......
用坦克去打建奴,想想都刺激。
但遺憾的是,時間不允許。
大明爛得太快,陸舟穿越過來得太晚。
在這幾年時間,能將夏國擴張至此已經是極為不易。
時間依舊是緊迫的。
如果再往後拖幾年,清軍或許兩年後還能入關,又或者是闖王在明北立下了根腳,與南明相互對峙。
陸舟想借賊寇之手將明地翻個底朝天,可不等同於樂意把江山拱手讓於李自成。
該做的佈局還是得做好,陝西跟山西的根據地就是為此開闢。
還有一個,就是當下的遼東土地,也的確應該發動一場戰爭了。
根據遼東情報所看,清軍在松錦地區的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正好是夏軍出兵的機會。
崇禎十五年,二月。
清兵用紅衣大炮轟毀杏城外牆,副將呂品奇不戰而降。
松山、錦州、杏山三城盡沒。
至此,這場耗費了清軍大半國力的戰爭結束,皇臺吉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打勝了這傳奇一戰。
眾貝勒這會也能看出,當初胡皇力保上三旗,誅殺叛臣的決斷是有多麼英明。
清軍只要是有核心尚存,戰力依舊是存在的,八旗的主力依舊還只是在那麼一兩萬人身上。
只要這主力尚在,八旗軍就不會潰散。
而恥辱的是,明軍在面對遠遠少於自己的清軍,四處逃亡......還逃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