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陸舟願意的話,其實從陸莊到西面堡壘,早就鋪設上了鐵路。

而唯一阻止這個計劃的原因,就是因為那邊有著沼澤地形。

儘管這裡是南西伯利亞,可在冬天,那樣的環境,就是一片不良凍土區。

凍土對溫度極為敏感,對鐵路的修建有非常大的影響。

這樣的不良凍土區,會在一年的溫度交替中,地形的厚度會產生巨大變化。

在夏季的時候,凍土發生融化,體積縮小,鋼軌也就隨之降下沉。

到了冬天,凍土開始結冰,體積膨脹,將鐵軌頂起,如此反覆交替,用不了一兩年的時間,鐵軌就會發生嚴重變形,甚至嚴重的時候,直接就扭成了一個麻花......

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凍土工程病害。

青藏鐵路難以修建就是這個原因,海拔高是一方面,還有就是一年當中的凍土區溫差較大,往往一小段路程間,可能要反覆鋪設,需要採用不同的設計方案。

而西伯利亞這邊,相對來說沒有那麼誇張,但至少是地形複雜,想要繞過厚層凍土區,完全不現實。

要是在後世,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可以對凍土採取主動保溫的設計原則,採取“主動降溫、冷卻地基、保護凍土”的措施。

遇到極不穩定的厚層地下冰凍土地段,還可以採用架橋樑透過的辦法。

但是這些辦法,對於目前陸莊的條件來說,是辦不到的,造一兩座跨過小河的鐵路倒還好。

要是在高維地區,修一條完整的西伯利亞鐵路,依舊還很困難。

這一路上,又是沼澤又是河流湖泊。

在沒有動力機械的情況下,陸舟就算把全西伯利亞的牧民抓過來修鐵路都不好使......

現在陸莊北面的這小段鐵路,還是嚴格選了路線。

路基上都墊了一定厚度的片石,並且有足夠多的人手來護養。

就算是這樣,陸舟還不敢確定,陸莊北面的鐵路能夠長久使用。

......

陸二領了命令,就趕回西面堡壘。

可是再過了半個月後,大雪都已經開始落下了。

陸莊的商隊依然還沒有任何動靜。

那些都是第一批去過歐洲的人,走遍了整條路線,身上很可能還帶著陸舟急需要的情報。

看來與狄安娜的交涉是徹底沒有結果了,也不知道具體是發生了什麼。

於是這天晚上,陸舟召集了陸大等人手,準備好在冬天的時候,對西面發動一場戰役。

勒拿河下游的基斯克堡,對於大家來說都不陌生,已經監視了有一年多。

先前沒有拿下的原因,只是那邊隔著勒拿河的下游地段,這一處易守難攻的堡壘,打下來得要拿捏好時間。

還得防備其他俄國堡壘的策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