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聲望(第2/4頁)
章節報錯
駱養性居於下首稟報,他這兩日全然是為了這事奔波。
現在仍舊是有些不敢相信的模樣。
“知曉了!”
崇禎帝聽著這車臣汗部也眉頭一挑。
那本來是關外僅存,對大明親善的一處汗部。
曾經袁崇煥修建關寧錦防線時,也對那裡的邊民照佛,以此來牽制建奴的擴張。
只不過這是很早的事情了,袁崇煥死後,遼東事宜,再沒有人做到如此細緻。
可現在那邊,又出現了一座城池......
崇禎帝扶了扶額頭,不再想這件事情。
只是繡袍一甩,走過一段距離,轉入另一處大殿內。
轉場辦公素來是崇禎帝的日常。
早已是有群臣恭候於此。
流寇復燃與安撫百姓的事情被放了一放。
就目前情況來看,關外明顯是多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
駱養性按照皇帝的吩咐,將箇中鉅細與大臣們說明。
現在關外各地徹底失去掌控,探子是再沒有保密的必要了。
......
“陛下英武!”
只待那夥人的背景逐漸被說明,聰明的大臣很快就感嘆。
草原上的事情,朝野內外早就是議論紛紛。
這些人居然是皇帝插下的暗子,不可思議的事情成真了。
這夾擊清軍的事情,也應該是有皇帝的一份高瞻遠矚在裡邊。
就比如兵部尚書就一口咬定。
明軍追出草原後,前呼後應,拿了不少的戰功。
皇帝的視線被轉移了,張鳳翼也僥倖躲過一條命。
現在舉國消沉之際,的確是需要一份捷報來安慰人心。
但這份戰績,也只是大明朝的一廂情願。
從這段時間的試探來看,那座城池的主人很是高冷。
畢竟如果真的明軍打了勝仗,那被擄掠出去的百姓,怎麼要回來也是一個問題......
“陛下,大明對於此城的態度,還需再做斟酌,若其親明,則有求必應。
若其對明疏遠,也應儘量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