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聲望(第1/4頁)
章節報錯
陸鈞臣的存在,對於皇帝來說如若一片鴻毛。
哪怕世代為皇家效死。
這兩年戰死、殺死的將臣可太多了。
一步登天的人也有不少。
這樣的人大多都擔不了被委以的重任,難免是被言官彈劾至死的下場。
特別是這半年來,四方告急,皇帝跟前的大臣瘋狂輪換。
陸家被封伯的事情,朝野內只有些許印象。
要不是這次建奴在草原上吃了癟,誰也不會記起,曾經遠北還有這麼一個人的存在。
而那貝海兒湖東北面,對於崇禎帝來說還不算陌生。
那邊曾經是大明朝開國將士,最遠追擊過北元朝廷的地方。
永樂帝也曾親征至遠北,與周邊的林中百姓廝殺。
從洪武年間就有明廷的細作活動,遠北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大家瞭解。
只是在這冰冷的光景裡,早就遺忘在腦後,本來誰也不會再對那地方有一丁點指望。
但事實就這麼擺在眼前......
“皇爺,就目前來看,在漠北能夠起事的,也就是這些人了......”
駱養性居於下首,遞上一份名單過來。
他是錦衣衛指揮使,自然是要對所有安插過的人有所瞭解。
哪怕這裡邊的人,大多數最後都不知了去向。
曾經的檔案尚存。
崇禎帝接過名單來看,上邊寫有一連串名字。
首當第一,果然是身手最為了得的陸鈞臣。
此人素來心思沉穩,且武藝高強。
畢竟在塞外的漢人,有能力拉攏諸部起事的,只有明廷的使臣了。
他們本就做過充足訓練,甚至有些幾代人就是做這一行當。
要是在明強盛之時,一己之力在塞外拉攏起一票人馬毫不稀奇。
“皇爺,昔日遼東舊部的線索也傳回來了,陸鈞臣私下還育有一子。
未在戶籍之上,理應為一白丁。
此事說來不大,只不過從種種線索來看,這些人是從遠北崛起。
大致方位,也是與陸鈞臣和李天曾經所在的位置相符。
除此以外,還有被遣至漠北的一些使臣,也有懷疑的可能。
而且這些人做的事可不少。
怕是控制住喀爾喀東路一帶,聯合了車臣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