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節:洞庭變天了—蠡水寨(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碩谷沒好氣道:“這裡藏這麼多人幹什麼?”
十一道:“在這藏上幾萬精兵,到時候可就是一隻奇兵;能夠出其不意”。
吳碩谷既然是劍門對外睛明,自然不是那種不懂人事的人,聽著十一那話,他心中便已經知道十一指的是什麼。
他冷冷道:“我說乾少將軍,您沒事就別亂猜了;這裡又不是你的西北四州之地,這江南之地,藏這些個精兵又有什麼用處?”
兩人唇舌之間爭鋒相對,十一笑笑道:“說得也是,這裡可不是什麼緊要之地,就是可以一下子控制大唐的漕運,切斷北上的物資運輸,你說它不僅要也還是很緊要的”。
吳碩谷不在跟他做口舌之爭,詢問著前來接他們的弟子一些寨子中的事物。
劍門在此扶持了一座水寨叫蠡水寨,是吳碩谷的師叔在此看守坐鎮,這蠡水寨中有不少劍門子弟,所以蠡水寨的實力也算是洞庭十八寨中隱藏實力最為雄厚的水寨之一。
畢竟這寨主本身就是一流境界的宗師級高手;一手劍法更是出神入化,他是吳道子最小的師弟,幼時在山門中頗受大家喜愛,後來長大後,便被吳道子委派到這兒經營此處水寨。
吳碩谷師傅乃是這蠡水寨寨主的師兄,吳碩谷尊稱他為師叔,但因為吳碩谷本身又是劍門對外睛明,睛明的職位權力又比這位師叔大一節,按照門中規矩,吳碩谷到了此處,就是這個師叔也得聽他的才行。可就算如此,給吳碩谷一個膽子,他也不敢再這蠡水寨中作為作福。
只因為這蠡水寨的寨主不僅僅是自己的師叔,是他們那一代中最為受大家寵愛的小師弟,還是因為這位師叔他姓李,大唐李氏的李。
十一到此也是想要拜見一下這位李氏皇朝中的人物,雖然不是嫡系血脈相承,但是畢竟也是李家的人;李家的人能在這洞庭湖中來經營一座水寨,說出去可實在讓人有些不相信。
要說這是大唐皇帝的安排,十一是打死也不相信的;大唐李氏自家本族內也不是鐵板一塊兒;如今大唐皇帝李瑞當初是嫡長子,在前任皇帝李琮駕崩的前兩年才確定下的太子之位。
嫡長子如此晚被立為太子,其原因完全是因為當初身為皇子的李瑞實在是一個不怎麼出彩的人。沒有自己幾位兄弟那麼得父皇李琮的喜愛,李琮心中不是沒有生過那另擇皇兒為太子的想法。
只是這於宗法相悖,朝中數位大臣又是極力反對,所以他遲遲為立太子;這李瑞那時候能夠當上太子,一來是因為嫡長子的身份,二來是因為後來有高人相幫才能坐上太子之位,只是這又是另外一樁故事了,我們以後再談。
說回這位蠡水寨李大當家,確是不別人,乃是蜀中漢王家的小公子姓李名廣智。當世漢王乃是當今皇帝李瑞的皇叔,上代皇帝李琮的親弟弟,受封於漢王,屬地蜀,幫著大唐抵禦後陳和南蠻百夷。
這帝王家的賬更是難算;十一身為乾泰獨子,自小多有耳聞一些朝中秘史;這漢王自皇帝李琮駕崩後,本有染指寶座之心,只是不知為何最後放棄了,這才讓現在的皇帝李瑞登基做了皇帝。
但是他的幼子居然跑到了洞庭湖中來做水匪?這事情說出去還真的鮮有人信的。
十一多少知道一些;這洞庭湖其實位置你說不重要卻又是重要的,但是你若說很重要,那也不見得;就內陸湖泊位置來說,這裡比起江西的鄱陽湖來說又差了一些。
只是這樣的地方卻是一處練兵的好去處;若有王爺私心作祟,佔據鄱陽湖則太過了一些,若只是佔據這洞庭湖倒是更能掩人耳目一些。
洞庭湖中各方勢力縱橫交錯,其中有朝廷的,也有地方藩王的,也有一些頂級江湖勢力的。
當然這些勢力人馬不僅僅在這洞庭湖中角力較量;在江面上,甚至江湖中都在暗中提防著彼此。
漢王捨得自己的公子入主那劍門之內,更是借劍門之手,將勢力穿插到了此間,更是輻射到更遠的江南地區;其遠見自然是有的。乾泰也在早些年就派人入主了這洞庭湖中,其見識自然也是獨到之人。
若說這些勢力背後之人是庸主無能之徒;只怕都不是,這些人物哪一位不是威震一方的霸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