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瑞寵幸之下,這貴妃便是最早懷上龍種的妃子;李瑞更是對其呵護有加;孩子一出生,便被立為世子。

他身居皇位之後,這李楷文便成了太子。

長孫皇后可不是一個輕易與之的女人,蕭氏乃是北邙戰敗為討好大唐送來的女人;地位怎可比得上她這樣一位關中巨族的掌上明珠?

可是她性格雖然有些陰鷙,但是卻想不通女人為迎合男人,哪裡是看你家世背景?長孫氏本就是關內巨族,那時候的皇后同樣出自長孫一族。

女方勢力之強,還是王爺的李瑞對此也只能謹小慎微;且他自身又是昭儀所生,算不得嫡出。那時候的他若無長孫一族的支援,怎麼可能登上太子寶座?

在這時,北邙送來了本國公主;在公主的有意迎合之中,異族的風情俘虜了李瑞的心。自此這後宮之中長孫氏和蕭氏便成了雙分後宮的局面。

一個背景強大,一個風情萬種。

長孫氏族那時已經將寶壓在了李瑞身上,便是李瑞對長孫風儀並無真心,他們也不在乎了,還是竭盡全力的為他鋪路搭橋。

李瑞成功登帝位,長孫氏族自然能在福澤數代人。

北邙公主蕭氏,心中知道,自己嫁給了這魏王;若是魏王為帝,以後對北邙便會看在自己的面上柔和一些才是。她將寶也壓在了這還是魏王的李瑞身上。

可是讓蕭氏沒有想到的是,這李瑞稱帝后,展露出雄主之風,其意大有吞併天下之意。

若是如此北邙本就孱弱,那被大唐所滅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她心中有怨恨卻是沒得辦法。可是她畢竟是為他生下了第一個龍種之人,所以在李瑞稱帝后,她便一心輔佐教導自己的兒子,希望將來他能登頂寶座,如此一來,北邙滅國之危亦可避免。

只是大唐帝位就這麼一個,但凡是個李姓皇族中有幾人不想?長孫皇后生子李楷林,比起這李瑞來往了幾年便只能稱個王爺?她心中自然不願。

李楷林可是嫡出按自古以來的規矩他都該承襲皇位;這當今太子李楷文不僅是庶出,而且還是異邦之女所生,這寶座要是交在他的手中,以後自己長孫一族還有活路?

她自認為自己的兒子李楷林文治武功皆在這個太子之上;所以有心要扶持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以後好繼承大統。

但是蕭氏母子二人不僅為人小心謹慎,多年來不曾犯過大錯,皇帝李瑞還有心教導,長孫皇后一直不曾尋到機會將這母子二人剷除。

如今乾泰攜子乾十一入了京城,長孫皇后搬出了那上輩子親戚的話來,用意自然也是為了拉攏乾泰一方。

西北有甲三十萬,誰敢小覷?若是能得其支援,二皇子李楷林在這皇位的爭奪中,只怕勝算會高很多。

太子心中對此事明瞭,所以在和乾十一交談之中,看似隨意的提了一句“少了往來”自然是提醒乾十一,要仔細考慮。

太子李楷文帶著他來到了貴妃住處,到了此處他便要隨意一些,領著乾十一徑自進了,還不曾入內,便聽得這裡頭傳來一聲聲練功的叫聲。

李楷文笑著說道:“母妃時常還是會耍些刀劍,說是鍛鍊身體”。乾十一笑著回了:“貴妃還是不忘自己的根本呀”。

這話一出,李楷文眼神之中閃過一絲戾色,乾十一知道自己這句話已經傷了他了。

太子是庶出而且是異邦之女所生是他最大的弊端,這乾十一看似無意的提了一句這話,在他看來便是提醒自己,莫要忘了自己的出身。

李楷文神色看似不變如常,嘴裡說道:“這後宮地方太小,母妃也只能在這院子裡耍耍罷了”。

後宮地方太小?乾十一聽著此話,心裡道是:“這宮外的世界倒是不小”太子有心要承襲帝位,這堂堂的一宮之地,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貴妃蕭氏見著太子領著乾十一來了,她手中鋼劍一抖,挑起了架子上的一柄寶劍,朝著乾十一丟去。

乾十一伸出二指輕輕一夾便將這劍給捏在了手上;金剛指早已步入不俗境地。

貴妃蕭氏嘴裡出言道:“來過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