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

謝吟年和秋思的生活依舊以學習為主線任務,而彼此的相處與陪伴彷彿是一桌葷腥裡的解膩小菜。

拋開枷鎖後的生活,誰也不再沉重。還是那句話,開心就多享受點,不開心就離得遠點。

果然,關心則亂,不關心則心平氣和,生活快哉。

學習繁重,到了高三,所有人停止一切興趣愛好。學習與學習的縫隙實在小,根本塞不下那些娛樂。

但聊聊天說說話還是沒有問題的。

謝吟年和秋思坐同桌就這點好處,隨說隨停。不像其他人,聊點閑天解解悶還得趕時間。

兩個人還是經常聊天講話,無論誰挑頭,無論話題有無厘頭,想到什麼說什麼。

今天謝吟年問秋思:“你覺得你父母如果沒離婚,你會不會好一些?”

秋思想了想,說:“應該都不會好到哪去,父母天天吵架,甚至……只不過是另一種傷害。”出軌她沒說。

秋思正在換筆芯,她擰緊筆頭,扭頭問他:“為什麼突然問這個?”

“我一直不喜歡我的家庭,但突然發現,我確實離不開他們各司其職的結果。”謝吟年的笑容裡有不屑。

秋思瞧見他的表情,一眼便知,“所以你感到羞恥?”

“那倒也不至於。”

秋思接過他的話,對他說:“你需要他們這很正常,不然父母怎麼會需要有義務。”

秋思瞥見謝吟年點了點頭,她突然想起這段時間謝吟年老是問她問題,她彷彿自己不再是學生,倒成了教書育人的老師了。

她問他:“你最近為什麼總問我這些。”

“最近突然覺得你說話很有道理。”

謝吟年眉目間春風蕩漾般的溫切,臉上掛著笑,很隨意的樣子,但說這話卻躲躲閃閃,帶著些許怯意。

像是帶著少年氣的難為情。

——

高三課業繁忙,長期緊迫的學習模式和巨大的學習壓力下,學校擔心會出事,特意在這周安排了心理班會。

高三一班的心理班會定在這週二晚上,會有特定的老師來開。

學生們以為是真的有心理疏導,或者再不濟也能有一些幫助,結果不過是一些走過場的東西,有用的一點沒講,照片卻拍了不少。

班會上,老師講認知,其中包括他人認知。

老師透過一個小遊戲來輔助講解,那就是讓同桌描述自己。

這個遊戲有點微妙,老師讓大家討論,謝秋這一排卻鴉雀無聲。

討論結束,老師說讓幾個同學來分享一下,不偏不倚就抽中了秋思。

所以需要秋思的同桌——謝吟年,來形容秋思。

話音一出,比謝吟年更緊張的是秋思。

但謝吟年能巧妙化解,他站起來,淨說一些不帶主觀情緒,客觀卻又還有生活細節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