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唸書時,於承珠學過這樣一句話,叫做“朝聞道夕死可矣。”

現在她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雖然追求不同,可是得到了想要的,雖死也無憾。

不同的情形,相似的意思,只要說得通,能夠明白即可。

所以說,於承珠吐出一句“夠了”。

凌雲鳳深情地凝望了她一眼,於承珠心中咯噔一下,她忽然覺得這是凌雲鳳面對她的最後一個晚上,從此之後,兩人不復相見。

一時間兩人從初逢比鬥,到過往的種種,歷歷在目,重現在於承珠的眼前,一切彷彿就在昨天,什麼都沒變。

可是於承珠變了。

別說是凌雲鳳不接受,她自己也未必能夠接受自己,能夠接受做出來的事情,接受這一份事實。

不錯,她知道這是事實,可是她自己也沒有真正接受。

既然如此,那麼凌雲鳳無法接受,根本就是情理之中。

只是,雖然腦子裡很清楚地知道這一切。

為何,還是心痛如絞,一時間所有的傷痛離恨,生離死別之情全部湧上心頭。

她失去的太多了。

父親于謙之死,她頓失所依,什麼都要靠自己。

年輕時可以說是磨練自己的獨立。

呂擇和潘芳兩個小孩深得她的喜愛,可是也要遠遠離開她,看著他們走向命定的境遇,她毫無回天之力。

如今就算是他們再出現在自己面前,只怕自己也羞於相見了。

本來只是生離,如今怕也是死別了吧。

就算是知道彼此的存在,可也是此生難復相見,這樣和死別又有什麼不同?

和張丹楓的離別,更是她心中一根長遠的刺。

看上去只是一根刺,那麼不起眼,不去注意彷彿根本不存在。

可是隻要想起就會痛,讓她從過去一直痛到今天,只怕還要延續到未來。

那麼長長遠遠,細細綿綿的痛,彷彿是針腳,一針刺下,錦緞承受,隱隱的痛就算是嬌柔的錦緞,也沒感覺太深的苦楚,可是針的尾端是線,針穿線過,那一陣痛還帶著柔柔的酸楚,穿心穿腸,幽然而過。

也沒留下什麼太深的痕跡,不仔細看也不會發現。

可是當錦緞上繡滿了花朵時,那花團錦簇的背後,原是千瘡百孔,縱橫交錯的針腳。

每一份痛都有它的含義,漸漸融匯出美豔的花朵。

時間長了,都分不清到底是痛,還是美。

那種痛蘊含著美,美中又藏著多少痛。

這就是於承珠對張丹楓的愛。

而今風箏斷線,也不知別時之後,何日再重逢。

還有重逢的時期嗎?她不敢想。

相形之下,還是雲蕾幸福,她雖然也痛過,一劍穿心,怎麼會不痛,可是她的痛馬上過去了,什麼都不知道,而她的美永遠留在張丹楓的心頭。

甚至小張翕,她雖然死了,屍骨無存,可是王陽明分明還牽掛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