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今夕何夕見家聲(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林鴿是武功不好,才難以升職,可他的頭腦和應變,足可以彌補武藝不精。
而且也因為武藝弱,才需要依靠許忠,才需要合作。如果他的武藝再精進一點,那是許忠根本玩不過他。
而像他這樣的人,還真不能教高深的武功,不然就會失控,會難以收拾。
但看上去林鴿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寧可遊手好閒,也不把心思放在武功上,這樣他才可以更好的生存。
於承珠一邊在心裡分析生活細節,現在需要去照顧兩個孩子,就需要更為謹慎,一切以對孩子的成長有利為重。另一邊她也知道林鴿對孩子並無惡意,也無威脅,所以在聽完後,她問道:“這七個道士是什麼來頭?”
此言一出,她自己也在啞然失笑,一個人靜思時,會想過要提防著像林鴿這樣的人。
他和自己熟悉的圈子差異太大了,因為不同,所以存在著戒心。
可是一開口的瞬間,她瞥見了呂擇和潘芳兩個孩子,不由得產生了另外的想法。
孩子現在還,都沒定型,如果他們也不是學武的材料呢?不適合學武的話,再有名師,頂多只能自保,無法達到一流水準,這是強求不得的。
假如同樣的情景落在孩子身上,那麼他們必然得有生存的智慧不可了,不見得因為差異,就不讓人家存活吧。
既然如此,只要不妨礙到他們,也就不用那麼瞎操心。
是呀,孩子的到來,於承珠是非常開心的,可喜歡之餘免不了操心,她這才知道一個孩子長大,家長要操很多心,真是當家方知柴米貴,養兒方曉父母恩。
同時也是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
當然有些操心也是多餘的,可看到孩子,憐子不覺情深,忍不住就操起心來。
眼下於承珠明白,操心之餘還需要放下,把自己的精神養好,這樣才可以操更多的心,也讓操心更有價值。
甚至她還覺得像林鴿這樣武功不好,生存要緊的人,必然敏感,懂得看形勢,那麼不妨合作。
有這麼一個頭腦清楚,心思縝密的人在旁協助,她就可以少操一點心了。
而像林鴿這樣的人,操心也是習慣,那麼兩個孩子就多一個人照顧,這也是好事。
甚至林鴿武功不高,反而是優點,不用擔心他會傷害孩子,只要他用心照顧孩即可。
於承珠已經不知不覺中,進入了一個母親的角色,開始為孩子花心思,考慮利弊了。
而林鴿武功不高,在於承珠面前免不了自慚形穢,誰知道於承珠根本沒放在心裡,就如尋常家話那樣話,林鴿不禁大為感動,道:“那七個道士是全真派的。”
於承珠愕然,不禁“啊”了一聲,太出乎意料了。
據她所知,全真教那是南宋抗金時期鼎盛一時的,後來掌教接受了蒙古的冊封,與一開始抗擊外虜的初衷不符,就失去了很多饒尊敬。
甚至有傳接任掌教***女,只顧做官,不修私德,所以全真教的聲譽一落千丈,漸漸地不為人知。
另外武當派的創始人張三丰,也有傳是全真教的一個支派,也難怪這麼傳,畢竟都是道教,有些淵源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