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都將注意力放在她身上,她又繼續說道:“我家媳婦心善,收留各位在家中小住,這年頭兵荒馬亂的,大夥啊,太陽一落山,就都緊閉門戶。生怕有匪徒尋上門來,也就我媳婦膽大且心善,不但放你們三位進屋來,還留你們在家裡養傷。養傷就不說了,出門在外,遇上些事總是難免的。我媳婦又擔心路凍住各位走不了,還留你們小住,每日天不亮就起床燒水做飯伺候你們,一句怨言也沒有……”

聽到這裡,三人也都聽明白了,這婆子與楊娟一個心思,想讓長歌等人帶著她們離開村子,婆婆更聰明,只提媳婦恩情,把自己撇開來。只要求他們帶楊娟走,但真要帶了楊娟離開了,這楊娟哪裡肯拋下她老婆子。算盤倒是打的挺精。

她這招叫什麼,拆屋效應。

魯迅曾在1927年發表了一篇名為《無聲的中國》的演講中,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也被稱為“門檻效應”。

先是讓長歌當她兒媳婦,自然是不可能的。

接著又說起恩情,想要他們帶媳婦離開村落。這下是真的很難拒絕了。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沒人說話,都等著對方做決定。

長歌忽的道:“好啊,這樣也好,再帶上婆婆吧,咱們以一家五口的關係回去,路上才不會引人懷疑,招匪徒惦記了。”

她確實是這樣想的,万俟牧言不敢走大路,只敢從山村小路繞回,不就是因為怕被皇后的人盯上了。他們出逃時是三人,那皇后的人也會嚴查兩三人為伍的。

既然如此,就反其道而行,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往永樂去。

蕭衡與段家婆婆年紀相當,可以當老兩口。

万俟牧言和楊娟年紀相仿,又是一對小夫妻。

至於長歌嘛,就當是未出閣的妹妹。這一家子前去和州投奔大兒子。這不是挺合情合理的嗎。

只要到了永樂附近,就是万俟牧言的地盤了。

夜裡歇息前,長歌拉著万俟牧言及蕭衡將自己盤算說了,万俟牧言疑問:“那為何不能是我與你裝扮成夫妻呢?”

長歌反問:“那楊娟呢?”

“守寡的姐姐。”

長歌面無表情的轉過去問蕭衡:“蕭將軍,路上遇到這種關係,你查不查?一家子人出行,還帶個守寡的姐姐。”

蕭衡正色的點點頭:“事有異常,那必然要查一查的。”

喜歡穿越之我在古代送外賣請大家收藏:(穿越之我在古代送外賣三月中文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