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24文,一斤豬肉還多呢。

實際她們都不知道朝廷這兩年為了增加徭役賦稅的數額,鼓勵析戶,也出臺了相應的支援政策,減免立戶費用以及減免新戶當年一部分賦稅就是其中兩項。

但是里正們並不會跟民戶交代清楚,依然延續從前的舊規定,該收錢收錢,該收稅收稅,只有他們想交好的人家才會由他們送出這個人情,讓對方感激他們。

有本事知道朝廷新規定的人家,基本都是官宦鄉紳之家,這些人家大部分不需要納稅。

而納稅的普通百姓,也不可能知道這些規定。

甚至他們從來都不清楚他們這一輩子到底要交什麼稅,交多少稅,反正都是里正說收多少就是多少。

別說朝廷新規定,即便是縣令的規定他們也不知道的。

立完戶帖,沈寧又詢問宅基地。

析戶分家村裡會分一塊宅基地,這個不需要花錢買,但是以後可以隨房屋買賣,每年也要給朝廷繳納一點稅,按照戶帖上的房幾間繳納。

析戶分家,宅基地一般會給三間正房和兩三間廂房再加上院門院牆的面積,方便以後添丁進口再蓋新屋。

如果地段偏僻,面積也會大一些,五間正房的面積也不成問題。

要是在村裡面房屋密集的地方,也可能比常規宅基地還小,比如沒有蓋廂房的地方。

畢竟如今村裡戶數多,沒有絕戶的話很難回收宅基地。

宅基地可以繼承,也可以隨房屋買賣,只有絕戶才會被裡正收回重新分配。

沈寧家一共有三處可選。

村中兩戶人家中間有一處空地,位置不大,只能蓋兩間正房,院子也狹小。

鴿子籠,沈寧不喜歡,裴長青更不喜歡。

再就是村後頭,那邊位置倒是大點,可以蓋三四間正房,院子也可以圈大點。

只是里正家在那邊養豬,還在那裡堆豬糞,一年四季都挺臭的。

沈寧也給排除了,誰喜歡整天聞臭豬糞味兒?

最後一處就是村南頭,只是前面人家都開了菜園子,她家就不能挨著村裡蓋房子,得單獨一戶。

“就是老譚家那個草屋子旁邊。”小鶴年給沈寧比劃了一下。

沈寧一聽,眼睛一亮,“就這裡吧,你們爹也喜歡這裡。”

她自家人夠熱鬧,沒必要和左鄰右舍熱鬧,住那邊正好。

這個選擇倒是出乎高里正意外,不少人不喜歡這種地方,覺得太孤單且不安全,沒有熱乎氣兒,風水上不好,不夠人丁興旺。

高里正自然不會多說什麼,只笑著說好,那裡可以蓋大院子,“你們圈一塊五間正房的位置也不成問題的。”

說完他拿出村裡的田地冊,把沈寧選的宅基地寫上,又笑道“你們現在分家正當好時候,再過段日子,村裡沒有宅基地,以後分家蓋房子就得蓋在自家地頭了。”

要麼就買地蓋,反正沒有免費的宅基地分了。

至於是真的沒有還是怎麼的,那就只有他知道了,普通人沒資格知道。

田氏忍了又忍,最後沒忍住,對沈寧道“二郎媳婦,你選宅基地不問問二郎啊?”

你一個女人出來跟里正談事兒就不對,你還自己拿主意了。

你咋主意恁大呢?

不等沈寧說什麼,小鶴年脆聲道“田伯孃,我爹說了,我們家以後我娘當家。”

田氏臉色瞬間難看得很。

女人當家?

你說什麼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