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裡想著,臉上卻掛著溫和的笑容,時不時還讓小鶴年看看他寫的字,問認不認識,讓他給娘念念。

小鶴年就把他寫的戶帖唸了一遍。

【一戶裴長青,淮洲府成陽縣裴莊民戶,計家五口。

男子兩口。成丁一口,本身年二十六歲。

不成丁一口,男鶴年七歲。

婦女三口。妻沈氏,年二十四歲。女珍珠,七歲。

事產

地一十一畝。熟地八畝,荒地三畝。

草房兩間。】

下面是立戶帖人,還有皇帝年號時間等。

高里正笑著摸摸他的小揪揪,“是個聰慧的孩子。”

他看對面的沈寧目露疑惑,笑問“鶴年娘,這是有什麼疑惑?”

沈寧小聲道“里正伯,我們家那三畝荒地……”

那是三年前裴二郎開的荒地,免稅三年,今年秋天應該交稅了。

高里正聞言呵呵一笑,“那片地我看過的,地薄,收成不行,還是按荒地來吧,過兩年侍弄熟了再交稅。”

沈寧便不再多問,只謝謝里正。

她心裡雖有疑惑卻不會多問,留待以後和裴長青慢慢觀察。

她又問了一下房屋,分家登記的是兩間草屋,等他們劃了宅基地,自己家是不是可以蓋三間?

高里正笑道“那是自然,別說三間草屋,就是三間瓦房,你們以後想蓋就蓋。”

在旁邊作陪的田氏又忍不住歪嘴,還想蓋就蓋,以為是燜豆飯那麼容易呢?

看沈氏那窮酸樣,怕是一輩子也蓋不起磚瓦房,等他兒子成親能蓋草房就不錯了。

戶帖無誤,高里正就蓋上里正的小印,然後交給小鶴年,讓他拿好。

他對沈寧道“戶帖新立,你們就是單獨一戶,以後單獨交夏稅秋糧,單獨服徭役,稅額屆時會通知的。”

本朝正稅低,但是其他附加稅、損耗多,而且每年可能不一樣,所以需要里正到時挨家挨戶地通知。

戶帖是給民戶保管的,高里正一般會積攢幾戶或者有事去縣裡的時候順帶去縣衙戶房把他們的戶籍資訊也更新過來。

沈寧應了,又拿出一串錢,問高里正應該交多少潤筆費和紙墨錢。

聽裴大伯說以前是32文,後來朝廷有新規定便宜了幾文,現在只需要24文。

當然,裴端那邊也得交24文。

高里正笑著搖頭,“近來朝廷為了鼓勵民間兄弟析戶,增加戶口,頒佈了一些新條令,允許里正根據各家情況酌情減免新戶的立戶費用。你和二郎剛分家,處處用錢,這個錢就給你們免了。”

沈寧一怔,不管原主印象還是聽公婆的意思高里正不是多好打交道的一個人,怎麼今兒這麼好說話?

隨和得讓她懷疑記憶裡的高里正是不是眼前這人。

原主記憶裡高里正不苟言笑,每次見面都非常嚴肅、嚇人,她大氣都不敢喘。

今兒不但和和氣氣,還給減免立戶費用?

不是有什麼貓膩兒吧?

雖然疑惑,沈寧也沒表露出來,只再三致謝。

旁邊的田氏不滿之情都要從臉上摔地下了,公爹是不是老糊塗了,都沒給別人減免,憑什麼給這潑婦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