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橋歸橋,路歸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場禍事的結果是她平安脫身,而楚鈺抓貪官汙吏得了民心,救她的舉動也得了民心,但魏國公的幕僚還在牢裡,魏國公還曾氣得病倒……
梅蕭仁聽完衛大學士的敘述,轉眼看向一旁安然飲茶的人,深深地覺得她澎湃的心潮非“欽佩”二字能夠概括。
原來民心這個東西,他想要則要,平時只是不太計較。
梅蕭仁對相府裡的路還不熟悉,楚鈺親自送她回到她的新住處。
屋簷下的數盞燈籠照亮了匾額,梅蕭仁看著上面的字,忽然想起一事,忙問:“我如今是不是隻能住在這個地方?”
“當然,除非陛下收回流放的旨意。”顧楚鈺淡淡答。
梅蕭仁伸出食指戳了戳他的肩頭,“相爺,你這是不是把我一塊兒算進去了?”
他握住她送上門的手,唇角微揚,“這並非對你的算計,而是考慮,”
次日清晨,梅蕭仁出了趟門。
既然她和葉知已經橋歸橋、路歸路,那她今後不會去打擾他們母子的生活,可是自在飛花是她收留的人,葉知未必肯照顧,所以昨晚她與楚鈺商量了一下,決定接回他們。
梅蕭仁乘著馬車前往城郊,車外跟著幾個侍衛,上京城已經恢復以往的寧靜,好似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馬車停在醫廬外,梅蕭仁撩開車簾看見院門外竟有兩個侍衛把守在此,從衣著來看,是魏國公府的人。
她走到門前,他們便將她攔下,“國公大人有令,葉夫人需要休養,誰都不得打擾。”
梅蕭仁不明白,魏國公怎會派人保護葉知的母親,難道他已器重關心葉知關心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
她不能進去,想必葉大娘也不能出來,如此看來,是保護還是挾持就說不清了。
葉大娘生性善良,應當不知葉知與她的過往和他待在她身邊的意圖,從前待她的好是真的。
見此情形,她應當進去看看葉大娘是否安好,亦能當做是去道個別。
門前只有兩個國公府的侍衛,而她身後站的是隱月臺的人,進這道門對她而言並非難事。
兩個侍衛被極不情願地“請”到了一旁。梅蕭仁推門入內,發現院中比冬日還要蕭條,不過屋裡多了兩個伺候的婢女。
她從進門到進屋都沒見過上官大夫,從婢女那兒得知上官大夫已被遣走,取他而代之的是一位宮裡的御醫,其隔三差五來看看,不住在這兒。
此時葉大娘正坐在床上給兩個孩子講故事,面容還是那樣和藹。梅蕭仁看在眼裡,心下一陣酸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