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道:“那明日我讓行雲送你回宣州。”

梅蕭仁本沉著眸子,聽見楚鈺這樣說,惑然抬頭看向他:“不一起走”

“我這兒還有些瑣事,暫且脫不了身,你先去。”楚鈺又言,“回去之後什麼都別多說,剿匪也好,受挾持也罷,李道遠若問起誰救的你,你就說是衛大學士的人。”

梅蕭仁點點頭。

楚鈺交代完就離開了房間,下了臺階他才展開手裡捏的字條再次過目,上面寫著四個字裕王已歸。

“主子。”行雲走來見禮,“流月已派人去宣州問了來龍去脈。”

楚鈺回頭看了一眼,帶著行雲離開院落方才道:“講。”

“那個捕頭說在他們來錦州的路上,有人塞給他們一張紙條,寫著梅通判在錦州境內被人挾持。”行雲又言,“至於給他們報信的是何人,他們也不知。”

“流月不是說還有個女子也跟著了上山,人呢”

行雲俯身拱手:“回主子,找到了,正在問話。”

“寫字條的人報信說她在錦州,至於在什麼位置卻沒說,不知是其有意如此,還是真不知情,但那個女子找到了地方,可見,她應當知情。”

行雲忙應道:“奴才明白。”

宣州府。

行雲奉命帶著兩個侍衛護送梅蕭仁回來,梅蕭仁則讓馬車先去了趟府衙。

她又是遭挾持,又是命懸一線的,要是不先讓老李看看,準保得捱罵。

她在府衙外下了馬車,最先迎出來的是孫捕頭他們,見她無事,他們各個都歡喜。

通判大人不僅親自帶他們闖龍潭虎穴,在危難關頭還能想著他們的生死,不像同知大人,同知大人從來都是端著身份,不打頭陣,為完成差事也不會考慮底下人的傷亡。如此一比,通判大人才是值得他們為之鞠躬盡瘁的人。

梅蕭仁正準備進去向老李問安,剛走到一堂外,老李和幾個官吏就迎了出來。

老李見到她就抬手指了指她,抱怨:“梅蕭仁,你小子這次可是把老夫嚇壞了。”

“多謝知府大人。”梅蕭仁躬身行禮,千言萬語都在這一句道謝里。

這世上真正惦記她的安危的人沒多少,老李算其中一個。

李知府看向梅蕭仁身側的人,“這位是”

梅蕭仁看了看行雲,正愁不知道該怎麼引見他的時候,聽行雲自己答道:“文華殿的人,奉主子之命護送梅通判回來。”

李知府先前已知梅蕭仁或許是被大學士所救,此人的說辭倒是證實了他和葉知的猜測。

沒想到梅蕭仁還有衛大學士這個靠山,李知府只覺對她刮目相看,神色更為欣然。

堂側,高靖書看見李知府的表情,不禁駐足。

他追隨府臺大人多年,自然能體會府臺大人看梅蕭仁的眼神,已不單單是從前的讚賞,甚至還有類似於看見家人劫後餘生的喜悅。

如今傳言已是漫天飛,說梅蕭仁是府臺大人挑中的女婿,而梅蕭仁平安無事地回來了,只怕衙門裡的人會一邊倒,於他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