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些”

梅蕭仁想問這些書從何而來,穆侍郎沒答,另取出一物遞給她,“這兒還有一封信,你看了就明白了。”

梅蕭仁拆開信封讀信,信寫了有些久了,聞不見墨香,但上面的字跡已讓她唇角微微上揚。

楚大人說瀧縣水災的事他已知曉,記她一功,這些書就是給她的獎賞。

梅蕭仁捧著信,笑得越發會心。

梅蕭仁越是笑,穆侍郎心裡就越是發虛,一路上他把這些東西看得比命還重要,因為這是上頭的交代。他本不知那位大人和梅通判是何關係,但如今看梅通判的表情,可見他們之間若非親戚就是至交。

梅蕭仁的目光挪到後半封信上,不僅再也笑不出來,還有些欲哭無淚。

楚大人說,兩個月之內她得把這些書通通看一遍,不僅看還得記,若他提問她答不出,罰的可比賞的重。

梅蕭仁的心情沉了下去,看著那些壘起來比她一個腦袋還厚的書,只覺外面的天灰濛濛的

她轉念一想,楚大人只給她兩個月的時限讓她記,是不是意味著兩個月之後他會來

哪怕僅是個設想也足以沖淡她所有的鬱悶。

書而已,什麼時候看不是看,兩個月就兩個月

之後,梅蕭仁每日從府衙回來都獨自待在房裡,研習這些書。

河工即將完工,老李的意思是下個月就讓她接管訴訟。州府的案子不是縣城那等雞毛蒜皮的小事,她知道,楚鈺也知道,所以才將刑部彙編的卷宗送來,讓她學學刑部那些大人們的辦案思路。

梅蕭仁隨手翻了翻就已被震撼住,這本厚厚的書只收錄了五個案子,譬如什麼太傅府的離奇投毒案,譬如什麼數萬兩軍餉一夜消失

每一個都是要案密案。

梅蕭仁每天回府就只看看書,府中一切如常,但是府衙的日子卻發生了不少變化。

從前對她客氣的官吏如今越發恭敬,而章立本那邊收到的公文都會拿給她過目,問問她的意見。

府衙裡最不缺的就是見風使舵的人,梅蕭仁懂,可奇怪的是,近來她的桌上還會莫名其妙地多些吃食。

比如什麼湯羹、糕點每天不重樣。

梅蕭仁問過值守的侍衛,他們只說是一位姑娘託他們送進來的,卻沒說這姑娘是誰。

她不擔心這些吃食有問題,因為大人們的命都值錢,侍衛若信不過送食物來的人,斷不會把食物傳進來。

無功不受祿,白吃人家的東西不好,梅蕭仁吩咐過侍衛,讓他們告訴那位姑娘以後不用再送,但好像沒用。

美食依舊每日都有,香味撩人,浪費可恥,她將之分給同僚們。

衙門裡最喜歡這些東西的似乎是高靖書,她每次分享與他,他都來者不拒。

自打上次那件事之後,她和高靖書之間是敵是友,雙方都清楚,又不得不在老李面前維持表面的友好,誰先

撕破臉誰就會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