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李福瞧眼李陵,繼續宣旨:“如不見單于之兵騎,你為孤軍深入匈奴境內,切忌敵之伏兵,到受降城安營紮寨,休整士卒,不得違旨!李陵接旨後,明晨離京,儘速組織隊伍,速赴所定地,不得有誤!”

“末將李陵接旨,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李陵叩頭接旨後,送走了下旨一干人等。

司馬遷沉思地:“想不到變化如此之快,早朝皇上定的事情,還沒到天黑就變了。要騎都尉你孤軍深入!將軍肩上擔子很重呀!”

李陵不語,他也想著事情怎麼變得如此的快速?

原來早朝後,路博德越想越覺得窩火,覺得自己比李陵

官大,給他做墊腳石很不忿。午飯後就上朝面見皇上,說了李陵自大、邀功的一些壞話。

皇帝正在納悶時,接到趙破奴西河的急奏:說是匈奴主力到西河,西河守將李緒已投降匈奴。我方防務空虛,亟待支援!還說了敵東浚山南軍備鬆弛,可重兵擊之,以解西河之困。此時,正是破敵之良機等。

路博德得知情況想,這正是陷李陵孤立的好時機,於是說:“陛下,臣願意到西河,和趙破奴一起破敵!”

“准奏!”

因而進擊東浚山的任務,就落在李陵的肩上。

第二天早上,李陵臨行時向母親妻兒辭行,母親遞給他一袋珍寶叮嚀說:“胡人嗜利,你祖父出征時,總帶著此物。這可是護身之寶,必要時對胡兒加以利誘,趁勢擒之。

李陵接過,揣入懷中,一家人互道珍重,依依惜別。李陵蹬上馬,無暇顧暇街道兩邊的盛開鮮花和滿枝綠葉白楊,目視前方沿著街道朝西門馳奔。

他打馬出了西門,要上陽關大道時,聽到有人喊:“將軍留步!”

他勒馬而停,一看道邊,是司馬遷牽馬等待他,忙翻身下馬:“司馬大人,您怎在此?”

“給你送行呀!”他微笑說。

“昨天已經餞行過了!”

司馬遷拉住他的手:“昨天是餞行。將軍為國負重,奔赴疆場,作為同僚和朋友,理當前來送行!”

“感謝了!”李陵眼圈淚花閃閃。

“單于奸詐,要多留心!”司馬遷叮嚀說。

“大人放心,我一直在邊關和胡人周旋,深知他們的戰法,我定會勝利的!”

“將軍孤軍深入,無有援軍,你一定要保重的!”司馬遷雖然沒有搞清楚皇上為何改聖旨,但是一定有原因。他覺得騎都尉孤軍深入抗敵,自己有必要多加叮嚀他。

“大人也一定要保重!”兩人雙手互相緊握,為對方加油後,打躬告別。

司馬遷目送李陵打馬而去,直到看不見後才上馬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