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四十九章 樊(第1/3頁)
章節報錯
深沉的陰影,尋常人避之不及。
樊圻大步走入,卻悄無聲息,身軀沒入陰影中,消失不見。
無人知其去向,哪怕是羅錫嵐。
這位不似凡間人的男子回首望去,身後寬大書架下的陰影像在流動,如一張奇異的門,通向未知,羅錫嵐眼神沉靜,面無表情。
...
再出現時,樊圻已在城外。
離平城周遭除卻東南西北城門的四條道路外,再遠處皆是山林曠野,不失平南道的自然風貌,日頭正上,驕陽如火,山林裡卻又繁茂枝葉遮蔽,無過多燥熱氣息,重重樹蔭下矮草搖曳,被一隻快靴踩倒在地,又頑強地挺立起來。
樊圻神情冷峻,踏在人跡罕至的密林間,沿著並不存在的小路緩行,坡度漸漸拔高,荒草稀疏,林間變得寬敞了些,樊圻稍稍仰頭,手掌平攤遮在額前,雙眼微眯,山嶺高處的日光透過林子,很是耀眼。
如同二十年前的樊家。
樊圻年少時,處境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風光,這位治家正肅嚴厲的樊家家主其實是庶出,其母連小妾都不是,只是一個暖床丫鬟,所幸樊圻的父親,即上任樊家家主尚存正直憐憫之心,其母雖無名分,卻也過得不差,沒有受到各種各樣的古怪刁難,樊圻進入主家,作為正常家族子弟培養,當然,小一輩的排擠還是有,好在也沒出什麼嚴重的後果。
樊圻就這樣慢慢長大,渡過了玩樂打鬧的童年時期,成了少年。
誰也不知為何,偌大的揚州城,清高自傲的羅家二少偏偏與樊家一個平凡的庶出子弟關係最好。
真要討論,人們應該佩服羅錫嵐的眼光,是他最早發現了樊圻的才能。
又有人說,羅錫嵐與樊圻後來的驚世才能,是他們相互造就的。
羅錫嵐自小文賦彰顯,卻體弱多病,樊圻則剛好相反,小時候腦子又慢又笨,但打架時頗為抗揍,而後來的他們皆是文武兼備,卓然不群,所以這種說法還有幾分道理。
羅錫嵐並無權利鬥爭之心,大哥羅照濚又同樣雋拔,分家子弟裡也沒有特別突出的,家主之位便毫無懸念地落到了羅照濚身上,樊家狀況卻與羅家不大相像,最出色的樊圻身份低微,其餘同輩中皆無大才,上任樊家家主終究力排眾議,選擇了樊圻,認為他能使樊家如日方升,然而樊家家主想不到,人心難測,這個抉擇為日後一場大變埋下了伏筆。
這場大變在二十年前。
當年長安城內發生了一件極大的事,大到遠在淮南道的羅家與樊家都不能免於事外,於此危急時刻,樊家上下本該團結一心風雨同舟,渡過難關。
然而人心,早就散了。
讓一個丫鬟之子坐在自己頭上,自家主更迭起,樊家各脈、正房偏房心裡種下了一顆名作嫉恨的種子,一年年過去,這顆種子生根發芽,矇蔽、扭曲了人的理智,樊圻如何為樊家發展而操心盡力,他們看不見。
他們眼裡,只有樊圻低賤的出身和掌管龐大商道的重權,每每想起,皆是嫉火燒心,於是有人在頭腦被衝昏之時,作出了一個可以燒燬樊家也燒燬自己的決定。
這天,樊家破滅。
同年,鬼骨樊氏出現。
...
長長的往事,回想起卻只是短短一瞬。
樊圻伸手撥開一從密集的灌木,輕輕嘆了口氣。
他樊圻率領倖存的樊家人投入鬼骨二十年,旁人看來鬼骨勢力愈發壯大,由最初的地下訊息組織慢慢轉變成有一個全面的強大組織,宛如盛陽,似已不可阻擋,但在他眼裡,組織發展的速度令他都覺得可怕,鬼骨早就失去了它的初衷。
當年建立鬼骨的目的,不過是自保而已,今時那昭然若揭的野心又從何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