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而讓中原數千年積累、總結出來的大量優秀技術、功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很悲摧!

古代工匠,在鉗工這個行列,絕對碾壓現代人。

那種技藝真的很精湛、很牛逼。

二人邊走邊看,不時停下來與工匠打聲招呼,說幾句話,詢問工匠還有何要求。

“少爺,走吧!我們到重灌裝置廠,去看一下那裡的情況。”

糜環道。

嗯!

二人走出蒸汽機廠,又進入重灌廠。

這裡是生產重型裝置的工廠,產品有好多種,還有的是按客戶需求來生產。

“少爺,目前生產的各種機床不對外銷售,只能供應我們園區內使用,

甚至還從青島、遼西採購。園區內各工廠、研究所需要量太大了,沒有幾年時間,不會緩解。”

糜環道。

杜荷點點頭,知道急也沒辦法。

開始時是遼西最先研發出來各種機床,生產出來供長安園區使用。

說研發有點誇張,其實是照貓畫虎。

按照杜荷提供的圖紙生產。

儘管那樣,也要把圖紙吃透呀!

後來青島園區上馬,遼西、長安不得不抽調好多工匠到青島,還採購了大量機械裝置。

等青島園區形成規模,菘江園區又上馬。

總的來講,近幾年,杜荷旗下工廠生產的各種機床裝置,不可能向外面銷售。

哦!

這些機床基本採用熱球機作為動力,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環兒,菘江也生產熱球機嗎?”

杜荷道。

嘻嘻!

“不生產不行呀!靠採購不成,其他三個園區生產的熱球機,只夠他們自用。”

糜環道。

“對了,環兒,園區內生產了自用,那產品的生產成本、利潤怎麼體現呢?”

杜荷道。

嘻嘻!

“這個講起來,有點複雜。”

糜環道。

“慢慢講吧,反正咱們沒事。”

杜荷道。

第一個產品,我們都有績效考核、有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會對產品核算出廠價。

這樣一來,就能摸清楚這個工廠是虧錢,還是盈利。

因為產品沒銷售,是園區內自用,不存在出售問題,也不用上交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