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面試如此普通,不過是餘生表演事業的一個起點。

——

巫雨清趕飛機進組前,宗政航把她送到別墅的地下停車場。

她的行李已經被放進車裡,出行必備的帽子和口罩也在車裡。

吉他背在身後,大t恤和闊腿短褲讓她看上去像是結束暑假去上學的大學生。

“如果感覺情緒不對就去看醫生。”她仰著頭和他說話。

自從知道宗政航看過心理醫生,巫雨清就一直想建議他不要停止治療,但找不到合適的時機說出口。

“你有分離焦慮,對不對?”跳出受害者的視野,從解決問題的立場出發,她發現許多可以做、可以推進的事情。

現代人多多少少讀過幾本心理學書籍,對於一些常見的心理學名詞和病症是瞭解的。可巫雨清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也不敢隨便下結論。

宗政航抓著她的左手,一一捏過她指腹上的琴繭,無名指上沒有婚戒,卻有一枚波浪款的開口戒,是巫雨清買來戴著玩的便宜貨,丟了也不心疼。

6月底她陪他媽媽參加慈善拍賣會,沒拍下任何東西,倒是得了一對婆婆不再佩戴的楓葉造型紅寶石耳釘。

已經安好了耳夾轉換器,溫言贈禮一向面面俱到。

“珠寶要用人氣來養的,平時多戴。”溫言說話間就幫巫雨清戴好,“瞧,多漂亮,這樣的款式還是年輕人戴著好看。”

克重與質地都是上乘的寶石,在巫雨清的臉龐邊熠熠生輝,墜得她情不自禁抬手去摸。

她知道,下次和溫言見面,最好戴著這款耳夾,這是基本的禮貌。

巫雨清對奢侈品的欲求不高。她不需要用這些東西來彰顯自己,她在人群中的自信和底氣來自她的作品和事業。宗政航送的珠寶,只有出入重要場合才會戴,平時怎麼方便舒服怎麼來。

當婆婆親手幫她戴上耳夾,笑著說好東西要多亮相,巫雨清就知道溫言一直對她的樸素不太滿意。如同她在找機會和宗政航提就醫,溫言也在找一個不突兀的時機建議她的裝扮要符合她的身份。

他摘下她無名指的貝母殼戒指,開口戒環讓他越掰越大,然後斷裂。

沒有扔掉戒指碎片,他隨手放進褲子口袋,然後拿出了一個巴掌大的首飾盒,開啟,裡面也是戒指。

宗政航不喜歡常規的圓形切割,方形、橢圓形和水滴形是他覺得不錯的造型。

他對無色透明的鑽石顏色也不感興趣。除了方糖鑽戒是透明色,巫雨清的其他首飾都是有色寶石。

現在這枚也是這樣,羽翼的造型,搭配絢麗的漸變色彩寶,創造出斑斕夢幻的視覺效果。

地下室平平無奇的照明,在這只單邊翅膀上折射出炫目的光。彩色藍寶石,呈現粉色、紫色至藍色的自然過渡。

這是天堂鳥的顏色。

翅膀綴滿寶石,華貴,卻不再輕盈。

單翼難飛,只能停留。

巫雨清看著戒指緩緩推進,耳邊是宗政航的聲音。

“因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多發於嬰幼兒時期,分為三個階段:反抗階段:號啕大哭,又踢又鬧;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他握著巫雨清的四根手指,她的手臂、手腕和手背自然下垂,在構圖和取景上形成流暢幹淨的視覺引導線。這姿勢像未待完成的吻手禮,又像一場圓舞曲的邀約。

“清清,我在哪個階段?”

閃亮的戒指是畫面的視覺中心,璀璨,耀眼,碩大。

“你知道我說的不是兒童分離焦慮。”巫雨清任由宗政航攥住她的手,“我只是提議。如果你感到不適和痛苦,是有渠道和手段來緩解甚至解決的。”

“這是婚戒。”他說。

她抬頭,視線對上了他的眼睛。

“還記得嗎?求婚時我說戒指已經設計好了,婚禮前一定能交工。”

她沒有等到。

這枚前世她沒有等到的戒指,此刻圈住她的手指。

“我已經有一枚婚戒了。”

“可你總是忘戴,換一款也許就記得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