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七言詩句驚世人 1(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就在昨日夜裡,夏桀聽聞趙景趙公公口中之言後龍顏大變。
在此之前,王宮之外城牆上不知何時多出幾行詩句,並且字跡炫麗非凡龍飛鳳舞,更有不少百姓更是路經之時看到,並在那時造成了不小轟動,更有大多民眾迅速來此盼頭探腦圍觀,好在城衛兵及時趕到,可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其抹掉,最後還是七星樓現身一位神秘女子,不知此女子動用何種妙法將其字跡抹去,隨後城衛兵將圍觀百姓民眾驅散,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城牆之上字跡,正是那位提醒關龍逢大將軍的神秘老道長,那時他神出鬼沒般來到王宮城牆前,手中拂塵揮舞兩下,城牆上就顯示了那段七言警世詩句:
“夏禹之後桀無道,引異入東親讒奸。”
“商湯被囚紅顏救,兩載捲土覆滅之。”
老道長將詩句寫完之後便是自言自語道:“寥寥二十八字,以便後人應驗。”最後說完此話,老道長便是化作一縷清風灑然而去。
此詩句一出,頓時引得好多百姓紛紛而來圍觀,更有一位宮中婢女也在人群之中圍觀,但是對於大夏朝的百姓來說,此等大逆不道詩句,根本不會有百姓信之,百姓只是將其視為茶餘飯後的笑話一般侃侃而談。
夏桀之所以為之色變,原來正是因為此件事情,只不過如今夏王今非昔比,當時或是不悅,可一旦飲下聖龍仙釀之後,便是將此事拋於腦後,成日都是飄飄欲仙,彷彿上頭之後,便能在腦海中騰雲駕霧一般,所有不快之事皆能拋到九霄雲外去。
此時,一輛馬車停於王宮城牆之外,車簾微微掀起,七娘妹喜隱隱間能看見其二十八個金色字跡,修行靜心之道的她尚有些許法力,雖不能清晰可見,但也將其字意銘記在心。只不過以七娘妹喜這般才女風采也未發現此二十八詩句中暗藏另外深意。
片刻之後,另外一輛馬車疾馳而來,來者之人正是大夫長趙梁。
只見他急忙下馬車,疾步來到七娘坐落的馬車前躬身問候道:“敢問?在座之人可是有施之女妹喜是也?”
七娘馬車中平和之聲微微回應:“正是!”
“還望妹喜隨同在下一同進宮面聖!”大夫長趙梁恭敬道;
“勞煩大人了!”七娘妹喜何嘗不知正是此人害了自己心上之人。
“在下領命!”在大夫長趙梁看來,這位娘娘需要好生招待,不可怠慢,如若此女博取陛下寵愛,那他可萬萬不能將其得罪,只不過連他自己都不知其實已經得罪她了。
進宮一路在此刻顯得極為漫長,或是流傳那般:
“一入宮門深似海,自此走向不歸路。”
此刻,沒有任何人能明白七娘妹喜心中的絕望,曾經的她與武王成湯二人是何等般配,又是何等相互欽佩對方,兩人由於各種陰差陽錯極難相見一面。在商丘,七娘若是有空故意尋武王,而武王成湯或是正巧不在武王府,亦或是出門遠征他方。
記得十多年前,七娘妹喜初次在一人對付妖魔之時身受重傷,無比艱難的在林間行走,如若不是武王成湯正巧相遇,恐怕她會凶多吉少。
便是那時二人結下了緣分,只不過由於各種因由二人始終未相互表白心意,其實二人心中皆是心照不宣,相互欽慕已久卻偏偏不作表示。其實一切左相伊尹也是看在眼裡,對於情感之事,左相伊尹更是不會輕易多言,一切讓其順其自然。
畢竟感情一事是乃這世間最為玄妙之事,試問:“這世間情之一字,何人能逃,又有何人?能躲開世間情網束縛!即便是那脫離紅塵的仙家之人,天道情網也未曾放過他們,更何況是,這世間區區凡人呢?”
記憶最深,最令七娘感動的是,武王成湯曾經為了見七娘一面,拿著七娘最為喜愛的蒲公英在嵩山之上苦苦等了十日之久,那時七娘隨同南瞳真君一連閉關十日,更是不知外界實情,於是這便有了商丘美談:‘武王成湯苦候見七娘,蒲公英十日卻未凋零。’一說!可見,擁有雄才偉略的武王成湯在對待感情一事上,略微顯得笨拙了一點,而且還帶著一些忠憨。
雖然此情此意無比珍重,可惜造化弄人,如今這般可謂天意有意拆散這對曾經讓人十分羨慕的絕世雙壁天作之合!
既撮此緣,又何拆其分呢?
...
在七娘考慮到當前形勢之時,便是已經將自身感情深藏於心了!施國義父對其有恩,她可負施國百姓,但不可負其父,這是其一。
其二,她可負天下諸國,卻不可負武王成湯,再則其人對自己又有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