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掘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條路,他已經行駛過無數遍。
那座山,他已經攀登過無數次。
附近的很多村民都認識他,一看見他來了就知道是找兒子的,他五年來的不斷詢問讓很多人厭煩,但也有上了年紀的人為之感動。山腳下有個姓範的孤寡老人,一個人吃,一個人睡,八十多歲,無兒無女,只有一間小破屋。每次梁哲去,老範都會為梁哲準備點飯菜,有時會和梁哲喝上幾杯酒,老範對梁哲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會找到你兒子的。老範說的斬釘截鐵,梁哲聽得心潮澎湃。
梁哲載著陰間的妻子,開了四個小時車,來到了那座山。
他買了鐵鍬、繩索、海鹽、水桶、米尺、噴漆、手電筒、過濾網,聯絡了一家運水公司,買了一廂水,車只能將水送到半山腰,他又僱傭了幾個當地村民,讓他們將水一桶桶挑到山頂,倒入備用水箱內,全部搞完,已是下午。
五年時光在山上留下的痕跡很輕微,那片小樹林還在,由於土壤原因,無人打理施肥,樹木經年不長,比五年前高不了多少。小樹林方圓五十米左右,他在小樹林中央的兩顆樹上拴好繩索,連上米粒大小網格的過濾網,過濾網下面放一個方形皮桶,皮桶內裝滿水,過濾網的中央區域沉入水中。
一個簡易的砂礫過濾裝置就完成了。
五年時間,天氣加上人為因素,小樹林內的土壤增幅不會超過二十厘米。由於絕大多數耳墜的體積不會小於米粒,將掘出的土先放入過濾網,把體積小於米粒的雜物篩掉,剩下的東西放入另外一個泡了鹽水的桶中,透過改變水的密度,將不同於石頭密度的物體篩出來,然後再進行人為篩選,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量。
這就是妻子想到的辦法,兩人在路上商討後進行了改良。
下午三點,梁哲正式開始了他的掘地計劃。
他以小樹林中央為圓心,用米尺和噴漆將小樹林以同心圓的方式畫出三十個圓,間距半米,掘地深度為十厘米到二十厘米之間。
當他掘出第一剷土的時候,心裡的焦躁一下子沒有了,他一口氣掘了小半圈,換掉水,泥土復歸原位,過濾下的雜物放入鹽水,繼續掘。一圈下來,他已累得不行,過去五年的無規律作息讓他的體能大大衰減,但希望的曙光在鐵鍬下冉冉升起,亢奮的情緒帶來了體能的極限,他只休息了幾分鐘,便又掘起來。
有好奇的徒行遊客前來檢視,他解釋自己是在為樹林翻土。
有幾名露營的年輕人想幫著鏟,被他趕走,他不信任何人。
不知不覺間,夕陽西下,夜幕拉開,他才僅僅掘了三圈,越往外範圍越大,難度也就越大。妻子發來文字,提醒他:天黑了看不清,容易遺漏,明天再來吧。
他又掘了半個小時才罷休,將鹽水中的雜物悉數倒出,放在一塊黑席子上,用手電筒照明,趴在地上,仔仔細細檢查,並未發現耳墜樣式的東西。他將那攤雜物裝起來,等明天再檢查,便收拾器具,下山了。
他去了老範的小破屋。
牙齒已經掉光,瘦骨嶙峋的老範為他做了一個花菜炒臘肉,臘肉放得出奇地多。
“你會找到你兒子的。”老範用渾濁的眼球看著他,一如既往地說。
梁哲咀嚼著臘肉,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朝老範點了點頭。
梁哲是在車裡睡的,車就停在老範院子裡,過去五年,他沒有像今夜一樣睡的如此香甜,一覺睡到了早晨八點,醒來後全身痠疼,看著窗外陽光燦爛,竟有種恍若隔世之感。妻子發來文字:你昨晚說了許多夢話,還笑了,你夢到什麼了?
梁哲回想著昨夜的夢境,笑容隨著陽光在臉上漫延:“我夢到我們找到兒子了,他比五年前高了許多,快一米六了,我抱著他使勁說話呢。”
過了許久,妻子才發來文字:一定會的。
梁哲吃了老範為他準備的早餐,一碗小米粥,兩個饅頭。臨走前,老範又給了他三個饅頭和一包鹹菜。他上了山,在火紅太陽的注視下,繼續掘地計劃。
一上午,掘了三圈,還是沒有任何發現,他沒氣餒,他已經決定,就算全部掘完,還沒發現,他會重新再掘一遍,直到掘出來為止。
中午吃飯時,梁哲靠在樹幹上,問妻子:“那邊和這邊有什麼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