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下西洋歸來了!”

童貫還未歸來,這個訊息早已經傳遍了整個開封城,更甚者第一批西洋珍寶已經出現在開封的市面,引起了開封權貴的追捧。

更別說下西洋足足帶回的六百萬貫的貨物,更是讓無數人為之驚歎。

“六百萬貫!”

一眾開封百姓不禁為之震驚,不禁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巨大利潤而驚歎。

“六百萬貫並不算什麼,下一次下西洋必將跟隨的船隻更多,估計上千萬貫也不止。”

“童貫帶回如此多的錢財在下倒不希奇,讓在下感興趣的是童貫還抓一個西洋國王歸來。”

一眾開封市民八卦道。

“什麼,把西洋國王抓回來了!”

此言一出,開封城一片譁然。

開封城中雖然有青塘王瞎徵,又有大理國王段正淳,然而這都是趙煦親自下令出兵攻打下來,而童貫僅僅是一名太監,下西洋去宣揚國威,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竟然將對方的一個國王給抓了回來。

“聽說是這個國王見財起意,看到童貫商船內數百萬貫的巨財,起了貪心,想要奪船謀財,結果被童貫察覺,攻破其國度,押送此國國王回到大宋。”一個書生咂舌道。

“該抓,竟然膽敢牟取大宋財富!簡直是罪不可赦。”

“幸虧範太丞英明,早就預見了此景,這才讓童貫帶領大宋水軍下西洋,若是尋常大宋商船,那豈不是要遭殃,錢財被劫掠一空,小命恐怕也會不保。”

………………

一個個開封市民義憤填膺道。

經過大宋連番大捷,大宋百姓早就揚眉吐氣,脊樑骨早就挺直了,如今的大宋連遼國都不怕,哪怕小小的西洋小國。

“臣有罪,未經王昭,擅自滅國!”

垂拱殿內,童貫恭敬請罪道。

此刻童貫心中惴惴不安,雖然事出有因,但是畢竟他乃是一個太監,竟然押著一個國王回來,未免有些逾制了。

其他眾臣也是眉頭一皺,童貫帶領將士和西洋小國交戰並沒有什麼,然而主動押送一國國王歸來就有些不妥了,畢竟大宋士大夫強勢,更是奉行君為臣綱,南洋的國王畢竟也是君呀!

更別說,童貫乃是一個太監,其身份更加敏感,再加上如今童貫下西洋,風頭正盛,很多士大夫看童貫不順眼,紛紛上書彈劾童貫。

“童公公此行的目的乃是宣揚大宋國威,其次才是護航,南洋蠻夷小國並未開化,雖有冒犯,教訓一番即可,又豈能將其國王抓了回來,這讓南洋諸國如何看待我大宋。”

“童貫乃是宦官,宦官專權囚君乃是大忌,童貫如此膽大妄為,理應嚴懲。”

“臣等懇請罷免童貫下西洋之職,另選忠君愛國之士。”

…………………………

不少士大夫紛紛對童貫進行彈劾,如今下西洋的利益實在是太過於巨大,童貫的位置太過於顯眼,自然引起眾人的眼紅。

童貫頓時臉色一變,他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被朝堂圍攻。

若是之前他定然不懼,然而他這些年一直漂泊海外,和官家有些疏離,更別說他私自抓回西洋國王,恐怕要觸犯官家的禁忌,這一次自己恐怕在劫難逃了。

就在此刻,範正越眾而出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童公公非但無過,反而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