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抗洪邪方(第3/3頁)
章節報錯
範正繼續道:“既然黃土塬的土註定會不斷的流失,而且會不斷的擴大,那治理黃河唯一的希望,就是將泥沙在未進入黃河之前攔截住。”
趙煦無奈道:“黃土塬中,泥沙和河水混合在一塊,奔騰進入黃河之中,又如何能夠攔截。”
滿朝百官也是臉色一暗。
範正卻搖了搖頭道:“想要泥沙分離,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讓河水放緩,如此一來,就如黃河泥沙一般,泥沙沉積,朝廷需要在黃土塬的支流,甚至是支流中的支流每隔一段修建一個蓄水壩,讓河水再此流速放緩,讓泥土沉積,清水流入黃河。如此只需當地組織人力經常清淤即可,足以讓攔截大量的泥沙。”
“此法倒也可行!”範純禮眼睛一亮道。
此法簡單易行,而且隨著支流分散各地,不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雖然投入較小,但是卻能收到奇效。
其他百官也紛紛點頭道。
“此法只能治標卻不能治本!根本不能解決黃河之患。”蔡京冷哼一聲,酸溜溜的說道。
範正卻傲然道:“此法倒也能治本,如果以此類推,在洛陽以西的黃河之上修建黃河大壩!豐水期蓄洪,排沙,枯水期持續放水,保證黃河水位,非但可以調節泥沙,更能讓黃河再無水患,只可惜以大宋目前的工藝根本無法辦到。”
聽到範正的宏偉設想,趙煦呼吸一滯,一旦此工程成功,定然會成為堪比都江堰。
隨即又眼神暗淡下來,正如範正所言,以大宋目前的工藝,根本無法做到。
“黃河如此大的水勢,如何能夠攔截,簡直是痴人說夢,一旦形成堰塞湖,那整個下游將會是一場災難。”蔡京嗤之以鼻道。
範正冷笑道:“人定勝天,在支流修建堤壩,再在支流修建堤壩,隨後在涇河修建,日後未嘗不能在黃河,大江修建堤壩,而且這是治理黃河的唯一方法,哪怕是百年,甚至千年,我大宋必定要完成這豐功偉業。”
“不錯!原本我等不知其方,如今竟然知道治理黃河之方,無論多麼艱難,我等都必須做到。”趙煦振奮道。
蔡京見到趙煦親自為範正正名,頓時臉色尷尬。
“官家雄心壯志,微臣佩服,不過如今最重要的是保住黃河大堤,一旦黃河決堤,那大宋必將損失慘重。”章惇出言為蔡京解圍道。
一眾大臣心中一沉,再也沒有看蔡京笑話的想法,畢竟黃河水勢過猛,稍有不慎就會引起洪水決堤,大宋將生靈塗炭。
“範太丞可有防洪良方?”
趙煦一臉希冀的問道。
範正無奈道:“想要防洪,最常見的方法,就是修築堤壩,嚴防管湧,如今我大宋上下都已經在做了,不知官家可曾想過主動挖開堤壩洩洪!”
“主動挖開堤壩洩洪!”
滿朝百官一片譁然,一個個驚駭的看著範正。
“範太丞,我等都在想著如何保住黃河大堤,而伱卻主動要挖開黃河大堤,你到底是何居心。”蔡京抓住機會,怒斥道。
滿朝百官也狐疑的看著範正,若不是範正連出兩道良方,並找到治理黃河病源,他們定然對範正的目的和用心懷疑。
範正攤攤手道:“那就要看諸位大人的考量,黃河決口數不勝數,更有三年一決口,十年一改道的傳聞,而黃河決口的危害最主要是百姓猝不及防,造成大量的損失,既然黃河註定要決口,那何不由我們來決定在哪個地方決口,選擇一個相對低窪之地,提前通知這些地方的百姓躲避,將損失降到最小,這是迫不得已之法,同時也是最佳之法。”
“此乃邪方?”御史楊畏口中喃喃道。
滿朝百官也是不由一嘆,這的確是邪方,然而他們如今已經走投無路,只能用範正的這一招邪方。
“就依範太丞之方洩洪!”趙煦一咬牙道。
兩權相害取其輕,事到如今也只有此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