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抗洪邪方(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煦凝重道,其他百官紛紛點頭,正是因為黃河中出現了大量的泥沙,才造成黃河泥沙堆積,形成地上河。
“唐朝以前,黃河雖然氾濫,但是並非是地上河,而自從唐宋之後,黃河中的泥沙大幅度增加,黃河泥沙淤積,漸漸形成地上懸河,所以歷朝歷代治理黃河的方法是錯誤的,治理黃河的根本不在下游,而在中游。”
“歷朝治理黃河的方法是錯誤的!”百官一片譁然,歷朝歷代為了治理黃河花費頗多,到頭來竟然是錯誤的,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不知諸位可曾聽說過涇渭分明之詞。”範正再度反問道。
“涇渭分明!”
百官微微點頭,他們乃是飽讀詩書之人,又豈能不知涇渭分明之詞!在涇水和渭水交匯之處,將會出現一個天然的奇觀,一半是清水,一半是渾濁的黃水。
此典故出自於李德裕《劉公神道碑銘》:“遇物而涇渭自分,立誠而風雨如晦。”
範正再道:“涇河水自古以來都是渾濁的麼?不,並非如此,先秦時期,涇河水同樣清澈,唐之後,泥沙才漸漸增多,其泥沙又來源自哪裡?”
“西北五路!”
百官心中不由一沉,涇河的流域幾乎都是西北五路的黃土遍佈之地。
範正繼續道:“非但涇河,幾乎所有的中游的黃河支流都是黃河泥沙的來源,這些地方共同的特點就是遍佈鬆軟的黃土塬!只要將這些地方的泥沙治理好,治理黃河才有可能成功。”
蔡京心中一動,搶先道:“啟稟官家,微臣知道了治理黃河之方,只有裸露的土壤才會被雨水沖走,而森林和草原中有草木牢固泥土,流出的必將是清水,只要在黃土塬廣種樹木和草,就足以讓黃河之水變清,讓黃河再無泥沙。”
“蔡大人此言大善!”一眾新黨之人紛紛恭維道。
蔡京不由臉色得意,總算從範正手中搶到了治理黃河的大功。
而醫黨和舊黨對蔡京的小人行徑一臉鄙視,卻又嫉妒不已。
範正冷冷一笑道:“蔡大人所言雖然是良方,但是卻永遠不可能實現。”
“啊!”
頓時蔡京得意的神情凝固在臉上,皺眉的看著範正道:“範太丞何出此言!”
範正冷笑道:“先秦時期,黃土塬乃是犬戎部落的範圍,大片的森林和草原,所以當時的黃河並不怎麼黃,也是地下河,而隨著秦興盛,人口暴漲,越來越多的人砍伐森林,開墾草原,這才形成了富饒的關中之地,更是秦、漢、隋、唐四朝一統天下的根基。”
“如今生活在黃土塬的百姓將近千萬百姓,你若讓黃土塬重新回到先秦時代,恢復森林和草原,你讓這千萬百姓如何生活。”
蔡京頓時臉色一僵,愣在那裡。
範正繼續道:“非但如此,範某還可以預測黃土塬的情況必將會繼續惡化,日後黃河的泥沙量將會繼續增加,大量的泥沙堆積,讓黃河的河床持續升高,遲早有一天,黃河將會在我等頭頂奔騰,其危害將會更大。”
“啊!這是為何?”
趙煦不由一愣,他沒有想到範正已經找到了黃河最大的弊端,竟然還不能治理好黃河。
範正苦笑道:“如今醫家已經婦產科崛起,嬰兒六個月大的早產嬰兒女醫就能將其救活,可想而知大宋即將迎來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如今大宋人口破萬萬,日後兩萬萬人,三萬萬人並非不可能,而大宋人口不斷增加,土地卻始終不變,黃土塬亦然,其荒地的開墾非但不會停止,反而愈演愈烈,而黃河的危害也將更甚。”
範正說完,滿朝百官不由心中一涼。
無他,只因為範正所言乃是事實,隨著人口的暴增,大量的人口嗷嗷待哺,難道他們就能禁止百姓開墾荒地,恐怕將會逼民造反。
“難道黃河就無法治理了麼?”範純禮喃喃道。
範正搖了搖頭道:“當然不是如此,既然黃土塬不可能恢復植被,那就我等可以另尋他方?”
趙煦頓時眼睛一亮,希冀的看著範正,如今他們只能寄託於範正的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