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3/3頁)
章節報錯
大宋皇家並非沒有想到過限制年齡的想法,然而讓無數年歲長者參加科舉,足以讓彰顯皇家的仁慈。
“不錯!當年姜子牙年過七十,直鉤釣魚,最終引來了西伯侯姬昌的欣賞,最後老年得志成就一番大業!”楊畏傲然道。
其他官員也紛紛點頭,紛紛列舉不少年老得志的例子。
範正解釋道:“姜子牙之例乃是因為當年並無科舉考試,如今我大宋依文治國,科舉乃是歷朝歷代選材最為公正,如果姜子牙在我大宋,定然不會再讓如此大才流落民間。”
趙煦不由面露得意,對於大宋的科舉乃是當世最為公正,這一點讓他也頗為自得。
“至於其他老年得志的例子的確發生,然而目前我大宋推行官員六十歲退休,唐朝年齡最大的狀元尹樞,其中狀元之時已經七十歲,如果發生在我朝,前腳授官,後腳退休,又有何意義!”範正言辭毒辣道。
“呃!”
頓時趙煦無言以對,
其他百官也是默然,按照大宋的福利,官員六十歲退休,如果不限制官員科舉的年齡,最後還真的有可能發生範正所說的情況。
“既然是童生,那就限制在二十歲,二十歲還未考中秀才,那就讓其無需再考!”範正直接道。
“童生!”
百官嘴角一抽,如此一來,科舉考試恐怕再無出現頭髮花白的老童生了。
然而百官也無法反駁,畢竟童生顧名思義本就是年輕的學員,如果二十歲還沒有考中秀才,其日後想要中進士的機會微乎其微。
童生限制在二十歲,科舉考試限制在三十五歲,也就說只有十五年的科舉考試時間。
“只有十五年科舉考試時間,按照三年一屆,也不過五屆罷了,只有五次機會,那是不是太過於苛刻!”章惇反對道。
範正搖頭道:“我大宋科舉並非五次機會,朝中的恩科不斷,幾乎平均每三年就有兩次科舉,既然如此,那乾脆一點,每年一次科舉,十五次機會,正好和原本一個人一生能夠參加的科舉考試時間一樣,如此一來,其一生的科舉機會並未減少,哪怕是到了三十五歲還未能考上,還能有當夫子這條路可以走!不至於為了科舉空耗一生的光陰。”
科舉考試固然收益極大,然而落榜者的代價也是極大,很多人空耗一生,最終也不過是黃粱一夢,三十五歲之前提前止損,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一年一次科舉?”
百官不由一頓,不禁若有所思,如果直接讓天下舉人三十五歲限制科舉,定然會引起群起激憤。
如果按照範正所言,讓天下舉人的科舉考試次數不變,定然可以平息舉子的憤怒,還能趁機解決落榜舉人的生計,順便解決全城教育缺少夫子的難題。
“可是如今已經超齡的秀才舉人又該如何安撫!”呂大防最終心動,如今最大的難題就是已經超齡的舉人,他們是損失最大的。
範正抬頭將目光投向趙煦道:“那就只有一個方法,恩科!”
“恩科!”
趙煦心中一動,知道這是最好的方法,想要讓超齡的秀才和舉人滿意,那就只有一個辦法,讓其再參加一次科舉考試,中舉者為官,落榜者當夫子,也算是有了生計著落。
“諸位愛卿認為此方如何?”趙煦環視百官問道。
百官的目光頓時集中在呂大防身上,如今呂大防想要推廣全城義務教育,讓秀才和舉人當夫子,此方恐怕是唯一的方法。
呂大防一咬牙道:“為了聖人之道惠及萬民,老夫寧願做這個惡人!”
他知道哪怕是範正的邪方已經儘可能的惠及所有人,依舊會有人對此不滿,這個若是想要得到讓萬民皆受聖人之道的盛譽,那就必須當限制科舉考試年齡的惡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