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心中一震,心中對統一天下的渴望和對於大宋一直以來最核心的國策相互糾結。

“臣等請官家治範正妖言惑眾之罪,以文制武乃是大宋國策,絕不能夠更改,否則藩鎮之禍必將重演,屆時才是大宋的末日。”曾布鄭重道。

這一次,幾乎所有的百官都集體彈劾範正,無他,唐末藩鎮之禍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所有文人為之膽寒。

而且大宋雖弱,進攻不足,防守卻有餘,再加上地大物博,自然不相信遼夏能夠滅掉大宋,相反,手握武器能夠造反的武將才是大宋需要防備的重點。

“哎!”

蘇頌也不由一嘆,在這一點上,他也無法贊同範正。

見到百官集體反對,趙煦心中的天平慢慢的轉向以文御武,不由歉意的看向範正。

範正見狀,當下冷笑道:“範某的意思並非廢除以文制武,而是既然以文制武出現了偌大的問題,那就如同人體出現了疾病一般,只需醫治即可,卻沒有想到滿朝諸公竟然諱病忌醫?”

“我等諱病忌醫?”

百官譁然,一個個皺眉的看著範正。

他們自然知道以文制武讓大宋武力孱弱,然而相比於藩鎮之禍的危害,犧牲這點武力也是值得的。

“範太丞可有邪方?”趙煦激動之下,竟然將邪方二字脫口而出。

滿朝百官滿頭黑線,然而他們卻並沒有在意這些,而是死死的盯著範正,想要知道範正有何辦法解決以文制武的弊端。

範正環視整個朝堂,鄭重道:“微臣有上中下三策,足以解決大宋以文制武的弊端。”

“上中下三策!”

百官不由嘴角一抽,在他們手中束手無策的頑疾,竟然在範正口中竟然有上中下三策。

“但請說來!”趙煦迫不及待道。

“下策,就是大宋保持目前以文制武的現狀,輔助於軍器監各種先進的武器,雖然不足以完成大迂迴戰略,但是也足以自保。”範正正色道。

“僅僅自保!”趙煦眉頭一皺,他雖然傾向於以文制武,但是面對一統天下的大誘惑,他自然也躍躍欲試。

範正苦笑道:“就連大宋武曲星狄青在世,都無法滅掉遼夏,更別說如今邊關這些武將,而且就算再出現一個武曲星,恐怕也難逃狄青的命運!”

滿朝百官不由臉色諂諂,範正說的話雖然難聽,但是卻是事實,武將的地位越高,越會被文官忌憚,壓制的越狠。

“那中策呢?”趙煦搖了搖頭道。

下策之所以是下策,那就代表其不能改變以文制武的弊端,最多能夠增加一些大宋的自保能力。

“中策則是效仿楊家將,任用大宋忠臣良將,組建家族式將門,他們世代以軍伍為生,為大宋鞠躬盡瘁,無數兒郎戰死沙場,忠誠和武力都舉世公認。”範正正色道。

“楊家將!”

“家族式將門!”

………………

百官頓時議論紛紛,這樣的世家在大宋並不少,比如說,西北種家、折家皆是如此。

朝廷之所以能夠容得下他們,其一就是他們世代對外作戰,早已經和西夏結為世仇,根本不可能叛亂,否則天下將沒有他們容身之地。

範正繼續道:“當然這類家族式的將門雖然重用,但是不可將全部兵權交託,只可為將,不可為帥,如此一來,可以為大宋組建數支精兵,亦避免藩鎮之禍。”

趙煦微微點頭,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注意,再加上有楊家將的例子在,大宋對家族式將門多了一些包容,畢竟他們世代為國盡忠,再懷疑其忠心也說不過去。

朝堂百官也微微點頭,此法也可以一試。

“然而此法雖好,卻只能寥寥幾支精兵,想要憑藉此完成大迂迴戰略,根本辦不到。”範正搖頭嘆息道。

趙煦眉頭一皺,微微點頭,遼夏皆精兵數十萬,楊家軍、種家軍、折家軍不可能大規模的應用,只能做尖刀所用,根本不可能對抗遼夏精兵。

“而想要解決以文制武的弊端,既保證大宋文官對軍隊的絕對掌控,又保證軍隊的戰鬥力,那就只有一個方法。”範正凝重道。

百官心中一凜,頓時明白,範正即將道出上策。

“那就是文人習武,文武合一,如此一來自然沒有以文制武的弊端!”

範正攤攤手道。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