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範正護妻(第3/3頁)
章節報錯
趙煦心中一動,包拯可是仁宗朝的名臣,其擔任開封知府期間,清正廉潔,斷案剛正不阿,不畏權貴,可謂是舉國皆知。
“曲劇若用得好,可以為朝廷做出巨大的貢獻,為天下人宣揚忠君愛國,為文武百官樹立榜樣,宣揚官家英明神武,而這兩部曲劇皆需要伶人扮演皇帝,難道就因為一點點忌諱就讓曲劇束之高閣麼!”範正環視四周反問道。
趙煦心中一震,按照範正的設想,曲劇將大有可為。
而如今大宋變法方興未艾,外有強敵,內有憂患,可以說是如履薄冰,如果能夠藉助曲劇激勵軍心、穩定朝政,必將是一大助力,而相比之下,所謂的虛無縹緲的大不敬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朝堂百官也是眉頭緊皺,以曲劇恐怖的傳播力,上到達官貴族,下到平民百姓皆是其受眾,如能宣傳朝廷,或許會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程頤看到風向大變,連忙反對道:“曲劇影響過大,若是出了差錯,其危害也將難以承受。”
不少謹慎的官員微微點頭,若是有人假扮帝王,招搖撞騙,恐怕將會成為天大的笑柄。
範正道:“此事無妨!只需約法三章即可。”
趙煦來了興致,問道:“你且說說,如何約法三章!”
範正解釋道:“第一,伶人雖然是扮演皇帝,只限於舞臺之上,而且演前朝皇帝不能牽涉到本朝;演本朝皇帝不能妄議政事;不能演駕崩但未立諡的本朝皇帝。”
趙煦微微點頭,單單不妄議政事這一項就讓他放下不少戒心,再加上唐玄宗乃是前朝皇帝,在各種文學作品中皆有出現,在曲劇中表演也並無不妥。
“其次在穿著上也要區分,伶人只能身穿蟒袍,龍帽、玉帶、朝珠也必須有所差異,其中朝珠不能有東珠。”範正再道。
百官微微頷首,蟒袍和龍袍自然有天差地別,伶人身穿蟒袍已經不算大不敬了,再者二者很容易區分,不會讓人輕易上當受騙。
“最後,曲劇乃是主動傳唱,因其在唱詞上也要區分,不可直呼皇帝的名字和稱號,必要時以諧音代替,官家的自稱“朕”需要避諱,改用“孤”、“寡人”。”
範正用約法三章,將曲劇中的伶人扮演的皇帝和現實中的皇帝有著極大地區分,讓人能夠一眼分辨出來,以此來打消朝堂的戒心。
“諸位愛卿認為此策是否可行!”趙煦問道。
蘇軾毫不猶豫的支援道:“臣贊同!”
伶人雖然扮演帝王,非但龍袍降級為蟒袍,並不算犯禁,而且早在秦朝“孤”、“寡人”作為皇帝自稱已被廢除,正好演戲時使用。
而且李清照畢竟是蘇門之人,其開宗立派,創出第三代文學流派,蘇門也會因此而大興。
“臣等也贊同。”
滿朝官員也微微頷首,曲劇有對朝堂宣揚教化大有益處,再加上範正的約法三章已經規避了大不敬的隱患,他們也無話可說。
很快新黨和舊黨紛紛偃旗息鼓,畢竟曲劇乃是李清照所創,他們逼迫太甚,恐怕有欺負女子之嫌疑,而且也會真正惡了範正。
程頤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已經孤立無援,只能恨恨一嘆。
“准奏”
趙煦從善如流道。
“多謝官家!”
範正鄭重拜謝道,要是知道後世元曲盛行的時候,帝王戲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若無趙煦開明,戲曲中限制扮演帝王,曲劇大興將會大大受挫,而如今曲劇大興將再無任何障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