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伏伽還在俯身觀察水晶球,唐儉和蕭瑀已經將李愔及指紋鑑別法吹得天上有地上無了。

二人更是感嘆水晶球和放大鏡一定珍稀無比,請求梁王定要好好儲存,方便以後他們辦案借用。

李愔也被他們說的一愣,這些玻璃玩意對他來說已經不值錢了。

他大包大攬道:“此物我有的是,待會你們臨走之前我送你們幾個放大鏡!”

輪到唐、蕭二人愣住了,俯身觀察的孫伏伽更是被李愔的豪奢驚得差點將水晶球打碎,嚇得臉都白了,生怕賠不起。

依舊搞不清玻璃價值的三人只好恭維了一番梁王生財有道,並感謝梁王慷慨。

接下來,大家又一同交流起了許多破案方法。

接收了兩本洗冤錄的李愔自然是侃侃而談,到得後來就變成全是他在說,別人聽。

從如何保留兇案現場,到如何驗屍,再到種種死因的判斷,說得三人目瞪口呆。

三人倒是沒有懷疑梁王為何如此通曉刑偵仵作的經驗,反正堂堂親王從小在眾人眼皮底下長大,根本沒機會去殺人和解剖。

何況按李愔所說,這要殺多少人和解剖多少屍體才會有如此經驗之談啊!

只能說梁王殿下蓋世奇才實天授,羨慕不來的!

正經事李愔說得太多了,唐儉、蕭瑀年紀大,都快記不過來了。

二人急忙讓孫伏伽用紙筆記錄下來。

孫伏伽此時已經對梁王佩服的五體投地。

他聽得激動萬分,只覺得梁王為他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屍體是死者留給世界最後的遺言!”

“真相真有一個!”

“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再匪夷所思也必是真相!”

這些從梁王口中說出來的話已經快要成為孫伏伽的人生信條了!

直到唐儉、蕭瑀見天色不早,告辭離開,孫伏伽也沒有回府的打算。

他繼續留下來打算單獨請教李愔。

李愔看他如此赤城。不禁起了惜才之心。

他直接一本書遞給了孫伏伽。

“這本書就送你了,望你回去之後細細研讀,若有什麼不明白之處,到時再來問我!”

孫伏伽低頭一看,只見封面上正是《洗冤錄》三個大字。

其實此書正是一本《律例館校正洗冤錄》,只是李愔為了避免麻煩,將律例館幾個字都刪去了。

孫伏伽迫不及待的開啟書本檢視,略略翻了幾頁,已然明白此書的價值。

他不可置信李愔將書直接送給自己:“殿下,此書如此珍貴,我無功不受祿啊!”

李愔擺出一副諄諄教誨之態:“本王又不可能經常查案,只要你仔細鑽研刑偵之道,然後正如書名所說,以後努力減少幾起冤假錯案,那這本書我就算沒有送錯人!”

孫伏伽聽了熱血沸騰:“殿下放心,在下定當認真學習,以殿下的名義起誓,我一定會把所有案件破獲的!”

李愔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不過也不好打擊對方的熱情,他又慷慨地送了一個加大版放大鏡,說希望這個對你查案有幫助,孫伏伽這下受寵若驚,竟然感動落淚了。

最後,總算在宵禁之前,送走了孫伏伽。

第二天,因為昨日李愔答應過武媚娘今天要去郊遊,他一早就起床讓人準備馬車。

其實李愔出城還有個原因,他決定正好順路去檢視一番李世民分給他的礦山。

待到武媚娘和李愔上車,王玄策和薛仁貴則親自駕車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