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咱繼續跟你說道說道。剛才已經講了閣首要做的事情,接下來就是具體的章程了。閣首主持大局,確保議事秩序,而其他閣員,也要做到井然有序,每一次提出意見前,都需要向閣首示意,在得到閣首的同意後,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

朱高熾聽完一皺眉,道:“如果閣首不同意,那這個人豈不是永遠也無法開口?”

“這件事情好辦,閣首不能輕易拒絕閣員發言,如果要拒絕,必須說明原因,且事後還要向伱說明清楚。這樣一來,閣首就會謹慎的使用他的權力,不敢胡作非為。”

“那如果因為閣首的喜好,導致某一位閣員頻繁發言,致使其他閣員失去了發言的機會,該怎麼解決?”

朱高熾的大腦就像是裝上了最為強勁的發條,開始瘋狂的運作,簡單思索過後,就明確的挑出了其中漏洞。

的確,閣首無法輕易拒絕閣員發言,但是大可以換一種形式,透過另外的閣員瘋狂發言的方式,來變相制止其他閣員發言。

這些人精,往往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夠領會到其中意思,故此這種情況不得不防。

換一個人來,或許要被朱高熾這問題問的深思,但朱元璋心中早有腹稿,對此情形也有考慮,便道:“你只要將發言的優先度調整就可以,未發言的優先度高於已經發言的,且為了確保不發生以上情況,後續制度也要跟上。

閣員發言,必須要先表明自己的觀點,然後在進行闡述,相應的,每一個閣員發言的時間都要做出限制,以免他們引經據典長篇大論。”

提起這個,朱元璋又想起了當初茹太素那一份長達三萬餘字的奏疏,整篇都是廢話連篇,最終有用的也不過那麼區區一兩百字。

可見絕大多數建議,有用的部分只是那麼一小撮,但是證明他有用的部分,不知道有多長。

尤其是這幫文化水平高的文官,酷愛引經據典,恨不得把歷史上發生的所有相關例子,全部給說上一遍。

真這樣發言,那武將別混了,本來就水平不高,肚子裡墨水少得可憐,這閣部還怎麼討論?

限制發言時間,就是要限制長篇大論,用最精簡的話,陳述觀點。

“皇爺爺這方法真好,這樣一來,那些文官再也沒辦法以史為鑑嘰嘰喳喳了!”

朱高熾興奮不已,腦子靈活的他,觸類旁通,道:“孫兒覺得,除了限制他們的發言時間,還要限制他們的發言次數。如此一來,他們就會謹慎的使用發言的機會,每一次發言,都會給出切中利害的建議!”

說完,他小心地看向朱元璋,見朱元璋一臉讚許,便知道這法子說得通,當下心裡更是高興。

朱元璋也是趁熱打鐵,道:“你還有什麼想法,也一併說出來,咱看看你有沒有長進。”

調教了這麼久,總算見著了收獲,朱元璋樂了,好胖孫果然靠譜,越發的膽大心細。

假以時日,好胖孫定可以成為他國運轉交道路上的重要臂助!

朱高熾也是不孚眾望,大膽的說出自己的見解,道:“孫兒以為,閣部還可以加上這些,以確保議事的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