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0章 閣部難產了(俺也一樣)(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並非是朱高熾杞人憂天,哪怕將閣部作為定製存在下去,那也無法消除它的缺陷,後世君主為了提高效率,勢必會千方百計的想法子設立一些新的部門。
這兩日,朱高熾正為此事頭疼,眼下朱元璋問起,他自然是將所思所想說了出來。
沒想到朱元璋聽了之後,只是一笑,道:“高熾,閣部雖然已經有了定製,但是其中議事的法子還是太過於落後了,文臣武將本就不和睦,光靠著爭吵,的確難以成事。”
朱高熾有些懵懂,不解道:“孫兒對此也實在沒有辦法,皇爺爺,您有什麼好的法子,教教孫兒。”
由於閣部已經確立基本的架構,這期間朱元璋甚少插手,故此他對於提些議事的建議,並沒有什麼忌諱,直接道:“你先說說,哪些人現在閣部之中。”
朱高熾點點頭,道:“文臣有詹徽、嚴震直,沈溍,鬱新四人,而武將則是潁國公付友德,涼國公藍玉,定遠侯王弼,以及長興厚耿炳文。這八人組成閣部,商議軍政之事,只不過彼此爭吵頗多,效率不高。”
“人數不夠!”
朱元璋首先提出了這一點,他道:“再加七人,從宗室、翰林院、督察院中挑選德才皆備之人進入。”
朱高熾提出質疑:“可這樣一來,閣部就顯得頗為臃腫,這與一開始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十五人算不得什麼,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問題,人多才能集思廣益。”
朱元璋擺了擺手,對這個問題並不甚在意,八個人的閣部也只是看上去精簡罷了,與十五人的區別不是很大。
不過朱高熾顯然還有些想法,道:“皇爺爺,如此一來,一件事情的決議,恐怕花費的花時間要更長,閣部之中存在的勢力派別過多,彼此利益很難分析清楚,並不利於議事。”
“你能有這個思考,咱很高興,這一點咱自然也想到了,因此還需要有配套的措施,來提高閣部的效率。”
“孫兒愚鈍,請皇爺爺示下。”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咱接下來所說的,你未必聽得懂,如果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及時的提出來,咱給你解答。”
“孫兒明白。”
朱元璋提前給朱高熾打了一針預防針,為的就是防止待會兒他說的東西,朱高熾聽得一臉懵,還不敢提問。
這些東西可是他那個世界的知識,沒一點基礎的確聽的困難,即便他再怎麼將其簡單化,有些東西,對於現在這個時代來說,還是太過於超前了。
朱高熾雖然很聰明,但是畢竟還是這個時代裡的人,與朱元璋相比……不,應當說是完全沒有可比性。
三千五百年的人生啊,何等的波瀾壯闊,相當於華夏的大半歷史程序了,其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拿出一點微末知識來,都足夠這個王朝受用不盡。
若是朱元璋一心一意的將這些東西,全部用在大明朝身上,那勢必會帶來一個無可匹敵的強國,從此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不過在朱元璋心中,還是轉交國運更為重要,區區人間王朝的功名利祿,不值一提。
今日提些建議,也是因為閣部已成定製,國運都結算完成,他稍稍高屋建瓴的提些建議,應當是不會帶來太多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