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為首的自然就是身兼兩職的詹徽,近些日子他可謂是春風得意,官運亨通,威望也進一步提升。

至於武將,則是隨意一些,潁國公傅友德站在前面,身後是耿炳文,涼國公藍玉等人,至於位次上面,並無太多的爭奪。

畢竟這又不是早朝,沒那麼多講究,就一個議事而已,相比較文臣們的講究排序,武將們本身相熟,關係也算不錯,自然是隨意許多。

朱棣來之後,首先將宮廷食譜改制的事情說了說,大家表示都沒有意見。

以前朱元璋勤勞國事的時候,一天朝會都好幾次,那個時候經常管飯,給的都是大魚大肉重油重鹽的東西,可給這些人膩歪得,但不吃又不行,這可是聖上御賜,不吃乾淨那都是不給面子。

眼下聽朱棣說要改制,諸位都拍著雙手贊成,尤其是近些年來,那些個老廚子都不中用了,新上來的子孫輩們,廚藝實在談不上太好,能吃,但實在不太好吃。

肉食這東西又不像瓜果蔬菜,做的不好那味道實在難以恭維,故此第一件事情,很快就透過。

朱棣見事情順利,便將話題扯到了高麗朝見之上,扯了有一堆,才切入主題,道:“四方蠻夷,不服王化,對我天朝上國多有輕侮,更有甚者,多次舉兵來犯,實在是罪無可逭。本宮憂心,蠻夷有不臣之心,騷擾國境,故此欲行征伐之事,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一言激起千層浪,彷彿是平靜的水面上丟下了一顆炸彈,文華殿中頓時熱鬧起來。

原本還有些怏怏的武將們頓時雙眼放光,對於他們來說,戰爭就是他們的生命,也是他們保持地位的最佳利器,當聽到朱棣說要征伐的時候,一個個瞬間不困了。

“殿下,臣覺得這句話有理,這些小兔崽子,不打他們不服氣,尤其是那個倭國,不老實,就該狠狠地揍他!”

武將說話,哪有這麼多彎彎繞繞,開口就是要打,絲毫不想其他。

這話音剛落地,立刻引來文臣的不滿,工部尚書嚴震直厲聲呵斥道:“胡鬧!簡直是胡鬧!如今天下承平已久,妄動刀兵,於江山社稷無益。人心思定,不喜戰事,你等怎可以如此不顧及大局?”

任亨泰也道:“殿下切不可魯莽,周邊蠻夷之國,國小人少,貧窮困苦,且物資不豐,即便得之也是無用,徒損國力。陛下曾經也說,蕞爾小國不可輕言戰事,於我中華無益,聽之任之也就是了。更何況我天朝上國,物產豐饒,何須這些蠻夷之國?”

東平侯韓勳諷刺道:“你們這些刷筆桿子的,哪裡知道什麼江山社稷?就說這東南的倭患,沒有我們在前面流血拼命,早鬧得沸沸揚揚了,虧你們開口江山社稷,閉口社稷江山,這些蠻夷,心思可壞了,不打他們,他們就會來打你!”

定遠侯王弼也附和道:“諸位大人恐怕連雞都沒殺過吧,哪裡知道我們的苦楚,如果不是為了天下的安定,我們這些老傢伙也不願意打生打死!但天朝上國的威名,不是你們這幫文臣說下來的,而是我們這些老傢伙,一刀一槍流血拼命打下來的!”

詹徽一皺眉,扯這麼遠對他們頗為不利,他思緒轉動飛快,道:“陛下也曾說過: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無故興兵,有傷國本。再者,這些番邦屬國,歷來與天朝修好,重啟戰端有損天朝顏面,實在不可。殿下方才所言,臣以為萬萬不可,番邦屬國,不可輕言征伐,臣以為,不徵最好!”

久不曾開口的涼國公藍玉,一看老對頭詹徽出來逼叨了,當即豎起了耳朵仔細傾聽,意圖在其中找些破綻來反駁。

奈何聽了許久,完全不知道這傢伙再整些什麼東西,只聽懂最後那一句,不徵最好。

他本就是魯莽之人,性子偏激的很,這半晌沒聽懂意思,當即心頭火起,近乎是吼道:

“不徵你媽個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