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路怎麼就要修過了?”

“對啊,這進步之城才開了不到幾個月吧?難道跟鵬城一樣,錢多修路玩?”

在進步之城上下班的市民們,看到道路中間有人豎起修路的公告牌也是很迷糊,他們本來還誇進步之城道路修的好,四通八達的,結果這就又修路了?

這不得不讓他們聯想和好奇,甚至有些人有些失望,認為滋生了腐敗。

對此,馬天也沒有向外解釋。

道路在相應工程師下繼續施工,馬天也沒閒著,偶爾也會來到現場監工下搭建質量。

畢竟,這是第一條磁控場道路,很多人都沒有相關經驗,只有他這個發明者才最清楚原理。

“一定要保證每一米都是合格的!”

“雲臺記得弄防雨防曬亭。”

所謂的雲臺就是雲車上車的站臺,畢竟要懸空,所以上車的地方也要坐電梯上一個高臺,馬天干脆把它叫作雲臺了。

這個雲臺也是讓很多路人迷惑,他們猜不到這是什麼東西。

得益於各種大型機械幫忙,還有人工龍捲風天氣的影響,道路施工也是飛快。

於此同時,在雲車製造車間。

一群工程師們也是照著馬天給的圖紙,開始製造世界上第一臺雲車。

雲車設計樣式,有點像兩個水滴頭部結合在一起,中間胖、兩頭尖,充分符合空氣動力學,能最大的破除前面的空氣。

由於進步之城並不大,所以這次雲車全長不過60米,高2.32米,寬3米,共有6節車箱。

一邊建路,一邊造車,兩方速度也是造得飛起,畢竟對於這種劃時代的雲車,每個工程師都很自豪能加入其中,自然擼起袖子加油幹。

不到1個月,兩邊基本都是建好完工,請馬天最後過去驗收。

馬天也是嚴格來到現場,用機器進行最後的驗收。

“行了!驗收合格,先實驗下雲車一號吧!”馬天看著監測表的資料,也是下命令道。

雲車一號也是正式從工廠中被拆車一節節,然後裝吊在專門的卡車上,被運往了一號主幹線。

很快,雲車一號就來到了一號主幹線並且開始最後的組裝,天黑之前,世界上第一輛雲車終於在公路上顯現。

雖然現在還沒通電,雲車一號還只是貼在磁固軌道上,但是其獨特的水滴外形,也是引來了路過的汽車乘客紛紛觀看。

“我靠,那是什麼?地鐵還是火車?”

“看起來有點像火車啊,我好像看到座位了。”

“不是,我們就一座小城鎮,需要火車嗎?再說了,按理不應該修地鐵好一點嗎?”

“原來天宇星海最近修路修的是地鐵啊,我還錯怪他們亂修路了!”

……

路人們也是紛紛好奇雲車一號,有用手機拍的,有關注下就離開的,更有停下來觀看的。

很快網路上,就有人發微薄了。

比如小麗這個女人,平時就愛分享,看到雲車也是立刻拍照發到了微薄上,並配文道:“進步之城建了火車哦,搞不好以後可以坐火車上班了!”

小麗人長得還不錯,在微薄上還有幾千粉絲,很快評論就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