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王皇后的訓誡(第2/2頁)
章節報錯
羅明搖了搖頭。
沈可人轉變了話題,又問道:“你可知,太子伴讀的這個地位代表什麼?”
羅明還是搖了搖頭。
沈可人便笑了,“我當年也是太子伴讀。”
魏敬一趕到長門宮,王皇后已經回宮多時,且正在品茶,宮娥進來通傳,王皇后將杯盞一擱,遂道:“讓他在門外跪著,不準進殿。”
宮娥方領命出去,原話告訴了魏敬一。
魏敬一心知犯錯,也老老實實地跪著,不一會兒,便聽到裡頭傳來問話的聲音,“你今日都學了什麼書?”
他略略低頭,應答道:“回母后,兒臣今日新學《少叔言》第三篇,已經……”
還不及他說完,王皇后便打斷了他,命令道:“背。”
魏敬一一怔,抬頭看了看正殿之內,這才緩過神兒來,眼睛盯著門檻,從頭背來。也不知背了多少遍,估摸著快到午時,王皇后才走了出來。
“《少叔言》是趙漢大家李少叔的言行編纂,我朝文策以此為必讀,可知是為何?”王皇后站在門內,看著自己的兒子。
魏敬一此時口乾舌燥,只覺得舌頭都不是自己的,但還是堅忍著答道:“李少叔是趙漢忠臣,晁天闕提議削藩之後,六王入京都逼宮,是李少叔在御馬道前以身阻攔,慘為荊王馬蹄踏死,因此流傳為佳話,我朝學習《少叔言》,是教導我等年輕子弟,忠心護國。”
王皇后微微一笑,仰面看著高懸的日頭,旋即又低下頭來看著他,“李少叔身死之時,已有六十七歲高齡,是趙漢三朝元輔,做過四個太子的老師,而他最初,僅為漢迎帝在封地時期的伴讀。”
聞聽此言,魏敬一渾身一震。
王皇后不禁嘖言,思索道:“這是先帝定下的,學習三言三論,大小六氏,還有三章,你覺得合不合理?”
“先帝所定,福澤後世兒孫。”魏敬一立時拜倒。
“說的倒好聽,本宮今日罰你跪在外面,你可知錯?”王皇后話鋒一轉,問到了根上。
魏敬一連忙答道:“兒臣知錯,兒臣不該參與時不敏與羅沉之間的爭吵。”
“大錯特錯!”王皇后聲音忽然提高了不少,顯得十分震怒。
“母后!”魏敬一的額頭緊貼冰涼的地面,不敢動彈。
王皇后勻了勻氣息,遂回覆笑容,淡淡道:“啊,你還是過於謹小慎微了,來,起來。”一邊說,她一邊伸手去攙魏敬一起身。魏敬一有些遲疑,但還是就著自己母親的手站了起來。
王皇后看著他有些踉蹌,遂側目示意宮娥,那宮娥便躬身退下,取了一把軟椅來,王皇后遂道:“先坐,跪了這麼久,累了吧,來人,取芳灸來給太子敷上,讓幾個手軟的給太子揉一揉膝蓋。”
不一會兒,兩個宮娥便跪在了一旁,一邊敷著芳灸,一邊為魏敬一按摩。
“你的錯,不在參與他們二人的爭吵,而在於你參與的時機不對,小侯爺說話不顧皇家的顏面,你的確應該維護,羅沉反駁,亂了尊卑綱紀,你也應該訓斥,而不是等到讓羅沉去揭小侯爺的話,也不是讓江平去駁斥羅沉的言辭,你錯在,沒有審時度勢,沒有及時止損,時不敏說第一句話的時候,你就該拿出自己的身份來,壓住他,你是太子,你怕什麼?”王皇后不怒自威,帶了一絲慍氣,還有一絲嘲諷。
魏敬一支支吾吾,半天也答不上一個字來。
王皇后接著道:“你是擔心,伯嶽侯?”
“伯嶽侯功高震主,不好惹。”
“哼,功高震主?”王皇后眼底隱隱透露出冰冷的恨意來,“倘若,今天這件事,你父皇要責罰一個人,你覺得會是誰?”
魏敬一細細思考了好一陣,才緩緩開口道:“是羅沉。”
王皇后輕蔑一笑,“羅保朝得你父皇信任,掌管敕事監,此時訓斥羅沉,看似是打了這上任新官的臉,可實際是打了你父皇的臉,所以羅沉訓斥不得,時不敏,更不可能,到頭來這件事,你父皇只會斥責你,而他要說的話,本宮都說完了。”
說完最後一句,魏敬一原本黯淡的眼神才亮了起來。
“兒臣謝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