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王皇后的訓誡(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是聖旨,其實不過一道手詔,且不是皇帝親自寫的,敕事監的當值官員用的是前朝舊文,略換了幾個詞,讓皇帝過目無錯,便直接上璽,差送到羅府。詔禮官才進門,緊跟著羅保朝就回來了。他本在匯明閣同高爵商議事情,得知此事後,急忙趕了回來。
他面上十分不悅,看著詔書,一言不發,只因心裡清楚,此時皇帝的這道旨意,是為了讓他安心做事。回到房內,說與玉懷璧此事,玉懷璧倒沒那麼擔憂。
“之前皇后一直屬意薛家,不過陛下一直沒鬆口,此間倒好,竟然選了明明,好事。”玉懷璧正穿著一身緊背扎腰衣,這是剛在演武堂練完功。
羅保朝凝眉思量,緩緩搖頭,道:“錯了,你終究是沒看明白。”
玉懷璧聞言並未不滿,笑道:“陛下心裡,是要拿捏著你,可皇后就不一樣了,別的事兒我不知道,我與那王玉真十年交情,她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心裡爛明白,明明能不能做得了伴讀,不是一道聖旨就能決定的。”
“還算聰明。”羅保朝看著她,長舒了一口氣。
“這下可好,東都之內,都得盯著咱家看了。”玉懷璧動了動肩膀,遂轉身要去換衣服。
“你不奇怪嗎?為何突然選明兒,論才,論名,論勢,他遠不及薛其是,皇上怎麼突然看中了他……”羅保朝不由凝眉沉吟。
玉懷璧也不知道為何,只猜著:“許是看著你的面子,又或者今日天青影裡出了什麼事兒了。”
這句話點醒了羅保朝,他一拍腦門接著道:“這我倒想起來了,今日沉兒又在天青影裡惹事兒了。”
“他不惹事才是奇怪。”玉懷璧早就習慣了自己的兒子招惹是非。
“這次他和時不敏起了爭執,一向不多說話的太子,此番也不得不從中調和。”羅保朝擔心的不是自己的兒子惹事,而是太子開口。
玉懷璧剛鬆開髮帶,聽到此處,手裡頓了一下,問道:“太子?”
“是啊,太子向來寡言寡語,什麼都不顯露,此番竟然為了兩個臣子的兒子開口,陛下和皇后若是知道了,免不得又起疑心。”羅保朝知道,官員若是明目張膽地親附東宮,那可是滿門抄斬的下場。
玉懷璧低下眼眉,輕輕將髮帶放在梳妝檯上,開啟了一方桐木妝奩,從屜子裡拿出來一把檀香篦,若有所思道:“無所謂,小孩子們說話,誰會當真。”
巳時一到,天青影便是下了學,此時堂內坐著的,正是趕回來典課的沈可人,蔡書臣在屋外記錄課業。沈可人正這指點文章,外頭便走進來大責太監。大責太監的地位不比太傅低,此番突至,無人告稟,沈可人便知是有要事。
“不知您來是否有聖意傳達?”沈可人忙放下書本,走上前去恭候。
大責太監只是點了點頭,沈可人便退到了一旁,靜候聖旨。
“聖上口諭。”大責太監來至正當中,悠悠開口。這四個字一出口,滿屋子的人一皆起身跪下,連帶著屋子外面的人也都跪下。
“自即日起,敕事監大監羅保朝之子羅明,詔賜為太子伴讀,惟望汝朝乾夕惕,佐治東宮,一應學務,須盡心過問,欽哉。”大責太監宣讀完畢,方面露笑容,對著沈可人道:“聖上的意思,太傅大人悉心教導太子,以後,羅明便由太傅大人負責,如若出了差池,太傅大人也要問罪。”
沈可人不敢怠慢,遂稱:“臣遵旨,臣必定盡心竭力,教導太子。”
大責太監躬身示敬,又道:“太子殿下,皇后娘娘請您一會下了學,到長門宮問課。”
魏敬一心裡一驚,靜定應道:“本宮知道了。”
“那奴就先行告退了,太傅大人接著典課吧。”大責太監遂轉身出了門。
沈可人等人這才起身,江平滿心疑惑,怎麼讓這個才來的羅明當了太子伴讀,時不敏更是疑惑,難不成這羅明真的是有後臺?可他爹也就只是個敕事監大監而已啊。
不及他們理清思緒,沈可人便朗聲宣佈道:“今日便到這裡,你們回去好好復課,明日還是要查功課的,一會兒,羅明留下,好了,都走吧。”
眾人齊聲稱道:“學生告退。”
魏敬一喚了一個小內監進來給他收拾書本一類,自己先起身向沈可人行禮告退出了門。羅沉的書箱則交由高屹代為收裝,他走到前面來,對羅明說:“我和高家哥哥出門等你。”
羅明心裡尚且發慌,不知道該怎麼辦,小聲問道:“哥,不會出什麼事兒吧?”
羅沉也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事兒,只是道:“太傅可能就是跟你叮囑幾句話,不會有事兒的,你把你的書裝一裝,我先給你拿出去。”
羅明應聲開始收拾起書箱來。
不一時,堂內便走空了,羅明還坐在原處,沈可人坐在前頭,與他算是對坐。
“可知留你是做什麼?”沈可人不急不慢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