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拜火教(第1/4頁)
章節報錯
瑣羅亞斯德教,是波斯帝國的國教,在若干年後,它在東方還有一個簡單的名字,拜火教。
雅利安人的原始信仰其實是多神教,在失去超凡力量和文明引導以後,絕大多數迴歸古代遊牧生活的民族會對大自然產生畏懼,將自然的一切敬為神明。
雅利安人的許多分支繼承了這種多神教信仰,比如進入南亞次大陸的雅利安人分支創立的吠陀教,就是一種多神教。
而波斯這一支,走向了奇怪的方向。
瑣羅亞斯德教,是一種一神教。
瑣羅亞斯德教信奉一個至高無上的造物主,光明神奧爾穆茲德。
透過莫語這些年的瞭解來看,這個奧爾穆茲德可能源於雅利安人原始崇拜中的密特拉(火焰之神)崇拜。
在瑣羅亞斯德教中,火神密特拉的形象逐漸演變成光明神奧爾穆茲德,並將位格上升到唯一的造物主。
因此,瑣羅亞斯德教崇拜火焰,也在後來有拜火教的聲名。
當然,瑣羅亞斯德教並沒有像後世的天主教一樣,有一個純粹的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信仰,而是信奉善惡二元論。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世界上有兩個造物主,善神也就是光明神奧爾穆茲德,創造了善的世界,惡神阿赫裡曼創造了惡的世界,最終善神戰勝了惡神,創造了現在的世界。
在瑣羅亞斯德教中,其實可以看到從多神教演變過來的痕跡。
比如他們所信奉的神明除了造物主光明神奧爾穆茲德以外,還有六大主神,其神職分別對應著天空,大地,水,植物,動物,人類。
不過這種善惡對立的二元造物主讓莫語想到了虛無世界,想到了虛無世界裡的秩序區域和瘋狂區域。
如果那個虛無世界就是造物主的部分存在的表現的話,那某種意義上,這個世界確實存在善惡對立的二元造物主。
但是他們並不像完全分開的兩個存在,倒像是一個存在的一體兩面,就像人和自己的影子一樣。
當然,這種造物主的崇拜也讓莫語對這個教派充滿了興趣,他很想知道,對於造物主的信仰會指向哪裡。
在東方,一切信仰都是被天庭截斷的。
封神之戰的起源就是闡截二教發現了信仰的力量,決定創造一個天庭將這些信仰的力量截斷進入自己手中。
所以東方目前沒有誕生純粹的信仰神明,都是曾經的修士藉著信仰封神。
而在西方這一片朦朧之中,隨著人口增長,信仰的力量增加,已經開始有一些原始的信仰神明在孕育當中了。
其實吠陀教也有部分信仰神明凝聚而成了,只是在傳播佛教的過程中,莫語順便把這些信仰神明也超度了一下,不願意跟莫語走的,就跟著小愛走。
不過,只要他們的信仰還在,這些信仰神明就有可能繼續從信仰中誕生,只不過新生的這個神明,還是不是以前的神明就難說了。
事實上,現在已經有許多來自佛教的信仰指向了莫語,雖然佛教是無神教,但是信仰這個東西,有時候是無法阻止的。
信仰這個東西有個很奇妙的地方,一切信仰,都會有一個最終的指向目標。
如果信仰的是活人,比如佛教對於莫語的信仰,那麼那些信仰就會指向莫語。
如果信仰的是不存在的東西,比如雅利安人對於原始火神密特拉的信仰,就會憑空創造一個名叫‘密特拉’的神明。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例外,造物主。
在未來,天主教信仰的造物主並沒有創造一個‘造物主’神明,也似乎沒有明確的指向。
但是天主教的信仰明顯是經過了人為的引導,彙集到了聖十字上,莫語沒辦法知道這些信仰真正的指向是什麼。
而在這個時代嗎,恰好有一個原始的一神教可以供他研究,所以莫語在這裡停留了下來,準備研究一下對於造物主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