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攻陷,乾坤皆定。

太一徹底清算了守舊派貴族,廢除了貴族制度和奴隸制度,在大的層面上,徹底推行了改革。

而在王城陷落的那一刻,他也完成了自己的儀式,踏入了歷史長河,並在歷史長河中永遠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當年崑崙山上聽道的人中,太一是年紀最小的一個,但他卻是除了三清和女媧四尊神話存在以外,第一個封神的。

太一的思想一直很純粹,他要變強,要活著,要佔據高位,為此,他可以不折手段。

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周圍的一切人都是他的棋子和墊腳石,曾經在人族做官員的諸位同僚是,妖族的各部官員是,青鸞是,天官也是。

所以在獲取東皇鐘的之後,他並沒有出手解決掉守舊派,反而在暗地裡推波助瀾,借天官之手幹掉了青鸞。

因為青鸞必須死,青鸞不死,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妖族的王,而天官殺死青鸞之後,他再殺死天官,就能成為名正言順的妖族統治者。

他從未把守舊派放在眼中,守舊派從本質上出發,就是落後的應該被推翻的階級,他們執政後必然會把妖族弄得一團糟,然後將所有人都推向太一的方向。

太一需要做的,只是在合適的時候站出來,將守舊派掃進垃圾堆裡,並獲得救世主一般的巨大威望。

而此刻,除了威望加身以外,他也成為了妖族唯一的神話,加上東皇鐘的加成,太一所能發揮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了一加一等於二的水平。

到了這個地步,他終於覺得,自己或許可以趕得上曾經那個自己曾經遠遠眺望過的背影。

那個創造了妖族的男人。

妖皇帝俊。

大丈夫當如是也。

太一很想找妖皇比鬥一番,但是妖皇已然消失了千年,他永遠也無法戰勝一個已經消失了的人。

雖然重新統一妖庭,解放奴隸之後的太一聲望日益高漲,但是相比較於妖皇,仍舊有所差距。

為了的能比得上那個已經消失了男人,太一選擇了登基稱皇。

天官只敢用元老院這個機構來掌控政局,因為他的聲望不夠。

而太一不需要這些東西,他就是新的妖皇。

不過太一沒有選用繼承妖皇的名號,因為那就意味著他是妖皇的繼任者,意味著妖皇永遠比他高一頭,他借用了東皇鐘的名字,自稱東皇,與妖皇並列。

在登基之後,他就立刻敕令妖族所有祭奠妖皇的廟宇都要將他的塑像放進去,與妖皇同時放在主位上。

這個政令引起了民間的大規模反抗,但是太一還是藉助自己的威望與高效的文官政府強行推行了這件事。

雖然這個政策算是暴政,但是太一在其他方面的措施還是漸漸的抹平了民間的怨氣。

其中包括鼓勵生產,提高工人待遇,增加科研開支,鼓勵從人族引進先進的產業線,建立妖族中央銀行,完善金融借貸體系。

如果說元老院治下的妖族是百分之一的貴族過著好日子,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隻是苟且的活著的話。

在太一的治下,雖然仍舊有一部分人過著遠超其他人的好日子,但是絕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都逐漸提升了起來。

戰爭過後荒蕪的土地需要重新種植,死亡的貴族留下的利益空間也需要重新分配,整個妖族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恢復時期。

和平和繁榮吸引了曾經前往截教修行的弟子大量返回,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投入了截教修行,民間的修行者越來越多。

——

與妖族的高速發展不同的是,人族陷入了一個麻煩當中。

在太一封神後不過十數年,一尊新的神話出現在了大地上,正是當年與明月等人一同,同樣在道祖座前聽過道的肥遺。

與夔牛老早就加入了人族享受生活不同,肥遺對自身的生活方式感到非常的驕傲,不願意加入人族,甚至與人族爆發了數次大規模衝突。

他雖然在半神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強者,但是也扛不住人類半神的群毆。

超凡科技雖然單體戰鬥力不強,但是數量絕對管夠,甚至還有小型殲星炮在外壓陣。

肥遺打得過嗎?打不過。

一度他甚至被人族趕出了大陸,混在大海上苟且偷生。

雖然人族也數次向他丟擲了橄欖枝,甚至保證可以為他專門留一塊地方由他自己佈置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