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境內廢除貴族制度和奴隸制度,提高工人和平民待遇,允許奴隸以及平民出生的學者進入權力中央。

在此基礎上,他改組了貴族政府制度,模仿人族建立考試選拔優秀的人才,組建了文官政府與內閣。

雖然他廢除了貴族制度,但是卻允許貴族保留屬於自己的工廠,於是得到了大量的產業貴族的支援。

所有的改革一項不落的推進下去,在這個只有太一一個人說話的新政府內,他就是絕對的權威。

獲得解放的奴隸歡呼雀躍,有了上升渠道的平民感恩戴德,越來越多的人才湧入了太一的新政府。

兩方勢力的僵持僅僅過了兩年,優劣的局勢就開始逆轉。

對於幾乎佔據妖族人口近一半的奴隸來說,選擇誰幾乎是一個不用腦子就能做出的決定。

如果能在陽光下活著,誰願意做卑賤的奴隸呢?

越來越多的奴隸逃往太一的領地,在獲得自由之後,他們成為了太一軍隊中最悍不畏死先鋒。

因為他們很清楚,太一勝利了,他們獲得自由,太一失敗了,他們就會被曾經的主人抓回去,過著比以前更加生不如死的生活。

甚至有一個個奴隸組成的組織,在元老院的領地起義,衝擊貴族莊園,雖然這些奴隸的起義很快便被貴族鎮壓,但是處理這些起義,也消耗了元老院大量的力量,為了維持內部的穩定,他們不得不抽走了一部分在邊境防守太一的軍隊。

但奴隸的反叛還不是最打擊元老院政府事情。

在太一復出的第二年,一件波及元老院統治基礎的事情爆發了。

經濟危機。

這件事情說起來似乎很具有魔幻感,但是他確實發生了。

妖族內部生產的絕大部分商品,都是透過跨越風暴洋的海運航線賣給大洋彼岸的人族的,他們將初級工業品和原材料賣給人族,然後從人族進口奢侈品與昂貴的科技產物。

其實危機早已有了苗頭,隨著貴族的莊園與工廠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平民因為‘特殊原因’失去了土地,不得不賣身成為貴族的奴隸。

大莊園主和大工廠主持續不斷的提升產量,大量的產品被製造出來,但是風暴洋的海運航線的運輸量是有上限的。

元老院治下的妖族,是由1%的貴族和99%的‘賤民’組成,底層的平民和奴隸只能拿到僅僅吃飽飯的工資,沒有任何消費能力,而上層的貴族無論多麼富有,他們個人的消費能力是有限的。

但是工廠和莊園的產出已經超越了風暴洋海運航線能夠運輸的極限,而僅由貴族構成的國內市場也消化不了這麼多的產品。

於是大量的產品堆積如山,無法銷售,一個個貴族陷入破產的境地。

畜牧場的奶製品和肉製品堆積如山,不得不倒進大海里,而幫著他們倒掉產品的工人們卻衣衫襤褸,飢腸轆轆,他們僅有的工資根本買不起這麼‘昂貴’的產品。

這種情況在太一佔據了大多數港口城市,出口貿易受到限制之後更加嚴重,以至於越來越多的貴族們的產品賣不出去,然後他們不得不停止生產,關停工廠和莊園。

於是大量工人失業,他們失去了唯一的賴以養活自己的微薄工資,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土地,乃至於出賣自己給貴族做奴隸。

但是貴族也不需要這麼多奴隸,沒有生產的情況下,每一個奴隸活著就會消耗物資,就意味著他們的財產在持續損耗。

甚至於連賣身的價格都極其低廉,在一些城市,一個黑麵包,就能換到一個妙齡少女。

為了減少吃飯的人口,保住財富,一些殘暴的貴族甚至開始虐殺奴隸。

經濟危機使得元老院統治下本來就尖銳的社會矛盾變得更加的尖銳,大量的活不下去的奴隸和平民不得不起義。

雖然血脈貴族擁有更強的戰鬥力,但是蟻多也要咬死象,儘管大城市尚未失守,但是在廣袤的群山和平原上,仍舊有越來越多反抗的旗幟被樹立起來。

而反觀太一的領地,因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整個領地呈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狀態。

經濟危機的爆發的表面原因很簡單,看起來像是產能過剩,工廠生產產品賣不出去了,於是工廠不得不關閉停產。

事實上,太一很清楚這後面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一切不過是妖庭貴族們過於貪婪的慾望。

貴族們一直在壓榨著平民和奴隸的價值,以最低的工錢(平民)甚至不給工錢(奴隸),駕馭著工人給他們幹活。

假如有一個工人一天生產五百個麵包,其中做麵包的原材料和消耗的工具折舊相當於兩百個麵包,那這個工人一天就相當於創造了三百個麵包的價值。

但是在貴族的工廠裡,他只能拿到一個麵包作為報酬,這個麵包只夠他基礎的生活,而剩下的二百九十九個麵包都被開辦工廠的貴族奪走了。

這些貴族消耗不了這麼多面包,一個普通人吃兩個麵包才能吃飽,而貴族敞開肚子,也最多吃三個麵包,他們的買家每天也只需要一百個麵包,於是剩下的一百九十六個麵包就沒人買了。

而不光生產麵包的廠家,生產甜甜圈、生產香腸的廠家也同樣囤積著大量的甜甜圈和香腸。

由此,產能過剩,貴族們只能想到停產部分工廠,減少產能來應對,由此導致了工人大量的失業。

但是真的產能過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