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蒙學與童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旁村口的老伯一邊收菜,一邊問我,你哭啥,有不是什麼大事,你老爸是誰?
我報上我老爸名字,他:哦,你是P老四家崽啊,你老爸我認識,快去上課吧,別哭了。
我回到學校後,班主任來做了筆錄,我如實回答。世界就是這麼小,李康的父親和我父親是同學,後來在學校協調見證下,他家要求賠償醫療費花了1800,我老爸堅持說我沒錯,所以賠償了六百。
那時候一個學期學費就不到700塊,所以我闖的禍,讓本就拮据的家庭更艱難了,很是愧疚。
還有些愧疚是對李康同學,站在我的立場,我是沒錯。可是意外來臨,不論對錯。他右手受到傷害,對他的人生和求學路,都有影響。後來他也上了和我一樣的初中,只是那件事後,我和他就很少來往了。
小學囧事也有不少,有因為個子矮,所以在地面打乒乓球,自覺打得挺好,結果上了桌,就各種不行。桌球也是,我習慣用左手撐杆,技術也在小夥伴中墊底。
記得李安同學,平時聊天挺正常的人,結果老是喜歡起鬨捉弄人,我作為一個和他“聊得來”的夥伴,也不能倖免。有一次課間,我爬教室房頂去撿羽毛球,他來到我身後,我以為他給我“護法”,結果我剛爬到一半,他一把把我的褲子拽到底,嗯,還是連內褲那種,我羞赧不已,跳下來提上褲子就去追他打,他一邊跑還大嚷“XXX看到XXX的馬電筒”……
整個操場都跑個遍,直到跑累了,他才停下來,我拽住他,也沒了力氣打人,只得叮囑他別開這樣的玩笑!他笑著道歉,說不敢了不敢了。
結果沒過幾天,在預備鈴之後,上課鈴想起時,大家一起湧進教室,正走在講臺上,剛過了講桌,好些同學都已經落座。他突然又給我來一下,把褲子都扒到膝蓋,正前方的女同學都捂眼睛扭頭不好意思看了,我是那個氣啊,不管擁擠,反身把他按到地上,右手拳頭輪起老高,差一點就要不管不顧砸下去。只是突然間,想起李康同學的醫藥費還沒賠償完呢,所以冷靜了一下,沒砸下去。他還笑著道歉說沒想到把內褲一起扒了,我氣得滿臉漲紅,很久沒有理他。
後來,他小學畢業後,就去了昆明,也就斷了聯絡。
記得鄰居家的單車被我們摔了又摔,姐姐摔掉了一邊剎車,我又撞掉了另外一邊,有一次,一群人爭著玩單車,結果就同時玩,一輛老舊鳳凰單車上,一群人各式各樣掛在上面,有的直接騎在在方向盤上,我和另外的小夥伴在後面使勁兒推,跑著跑著,人仰馬翻,最搞笑的是,我沒看路,整個人直挺挺掉到排水孔裡去了,只剩一個腦袋冒在外面,一臉茫然……
記得有一次,下班高峰期,路上車水馬龍,膽小不敢過馬路,等了許久,鼓起勇氣一下子跑向對面,如有神助,我都已經跑到邊了,結果一輛剛剛下客的計程車啟步沒看到矮小的我,把我撞飛了。我嚇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路邊餐館的老闆打電話通知了我大伯,而計程車跑路了。老爸和大伯趕來,把我抱去醫院檢查,沒啥事,擦傷而已。回家後,老爸很生氣,怪我亂跑,所以罰我洗碗。我一邊哭哭啼啼的,一邊洗碗,哥哥姐姐想來幫忙,老爸還阻止了。
記得有一次,那年哥哥六年級,伴晚,我們和小夥伴們在家門口不遠的馬路上玩耍時,哥哥讓我先回家,免得父親一會兒會責怪我們貪玩,可能捱揍,我不願,哥哥就兇我,我覺得委屈,就哇哇哭了。父親問聲而來,以為我被欺負了,就問我:是誰欺負你。我哭著含糊不清的說:哥哥。那時候父親脾氣很暴躁,踢了哥哥屁股一腳。嚇得我都不敢哭了。結果不久後,哥哥尿道出血,沒錢進醫院,只在小診所輸液打針吃藥,沒幾天,哥哥腳浮腫得走不動路,還是同路的同學把他揹回家,記得是一對雙胞胎兄弟,因為輟學留級,個子很高大了還在讀六年級,一個很胖,一個很瘦。後來哥哥輸液幾天,總算恢復。
只是,這件事卻成了我的心結。難解。
貧窮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種種生活不如意,而性格變得偏激,可怕的是不分青紅皂白就胡亂行事,可怕的是病了沒錢醫,小病拖成大病……
哥哥住院的幾天,我和雙胞胎兄弟一起步行上學,也認識了同行的夥伴,是那兩個雙胞胎堂妹,叫馬仕敏,我們一起同路,一起因為沒交作業被罰蹲著寫,一起吃一份炸土豆……雙胞胎兄弟還安慰我說我哥沒事的,因為他們曾因為疾病輟學,所以才留級,現在好了,身體反而好的很。
哥哥畢業了,雙胞胎兄弟也畢業了,馬仕敏同學也隨他們一起轉學了。所幸有人幫忙登記了戶口,所以哥哥得以在家附近的中學唸書。姐姐因為住校,很少見,女孩子比較早熟,所以姐姐好像有了喜歡的人,性格也變得叛逆而陌生,漸漸地感覺有些疏遠了,再見時只覺得她變化好大,還是我姐嗎?
後來我獨自步行上學,也越玩越野,同行的小夥伴有好學的劉明同學,有貪玩但是彈珠技術很溜的放牛郎張建同學,也有很調皮的差點吃我拳頭的李安同學,還有同行路程最遠的小個子鄧思源同學。還有讓我去蹭飯陸斌和羅陸同學……
我住在城裡,成了同學眼中的“城裡人”,打過遊戲機,會用他們沒見過的電腦,差不多就成了偶像。再加上好奇用了老爸的刮鬍刀,結果就早熟,個子長得快,而且開始長大鬍子,儼然一副野人的樣子。
有一次天亮很早,朝霞滿天紅,一路風景都很美。有時候,夏天太熱,我就中午上學會在半途小溪裡洗個頭,後來,洗個澡,再後來,乾脆穿著衣服跳到水裡,然後穿著溼噠噠的衣服一路滴著水去學校。到了學校還沒幹,就坐在外面花臺上“晾衣服”。小學嘛,我心智還是小屁孩,一樣喜歡爬山打野食,爬樹游泳抓螃蟹……
還有打架,我並不喜歡打架,打架我是被動的,身手不好,一個打不過兩個,再加上邊上圍觀的一群都是他們同村人,氣勢上就輸了。所以吃了些小虧。
打架捱揍沒事,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我沒哭的,只是覺得下巴骨捱了一拳,有些疼。準備撤退,可是常一起走的羅陸同學覺得我一打二不公平,用少數民族語言和他們十幾號人吵架差點動手時,我沒忍住哭了……
初中時,羅陸同學同校,不同班,有一次我追逐打鬧崴了腳,腫老高,走不動路,還是他扶我回家。有一次,他因為舉報同學考試作弊,被一群同學攔住圍毆,我上去勸住,收效甚微,差點想撿起石頭輪上去,只是他們扭打在一團,怕誤傷,沒衝動。一起離開的時候,我很尷尬,說對不起,沒幫上忙。他說沒事,打架習慣了,反正他沒吃虧。
後來他高中唸的另外一所挺遠的學校,每天騎單車上下學,所以很少遇到,就疏遠了……
好些同學和我一樣沒有目標,性格懶散。小學畢業後,有接近半數同學沒有念中學,唸了初中的,又有些同學沒能上高中,就繼承父業,娶妻生子,柴米油鹽,奶粉尿布……
好些的同學,家裡管的嚴的,自然學習好一些,後來大多繼續讀初中和高中、大學,也有的,高中之後沒有考上好大學,就開始了工作。
人生百態,各種人生路,不過如此。
讀書成了一個方式,區別我們什麼時候離開象牙塔,進入社會承擔一個除了“學生”之外的角色。
讀書是一條路,是窮人一條出路,一條孤獨枯燥而又豐富多彩的路。我三生有幸,能夠一路蹣跚,跌跌撞撞,摸索至此。雖然我還是窮人,但我至少學會了“要”學習。
感覺所謂小學,重要的不是考試和課業,而是怎麼“玩”,玩得好了,大腦鍛鍊得好,再去學習和理解,自然事半功倍;死記硬背不理解的方式,當真應了那句老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畢竟小小的腦袋裡裝不下太多之乎者也,只會記住那些讓人愉悅的遊戲,讓人有成就感,被誇讚,被表揚,被褒獎的一幕幕。
人性天生趨利避害,如何培養一個孩子去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帶他認識世界之大,讓他明白學習和實踐才是解決成長矛盾和疑惑的最佳途徑,如此才是王道。
如果玩伴多了,還可以鍛鍊其領導力,凝聚力,統籌規劃,發現,判斷,自主,溝通等等能力。表現好了,說不定娃娃親都有了,咳咳,小屁孩並不懂啥愛情的,只有模糊的好感罷了。
當然,基礎得有,在怎麼糟糕,也不至於像我五年級的堂弟,還背不出乘法口訣。
給他輔導寒假作業時,我簡直心疼以前教他的老師,沒被氣死當真是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