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汪敏把自己父母接過來過年,這邊暖和。

每次面對自己的父母,汪敏總是心懷內疚。

父母給她的太多,而她回報的太少。

她以前去婆婆家當牛做馬,卻從來沒給自己親生父母做過一頓飯。

而那家人卻合起夥來打她,不把她生的女兒當家人看。

汪敏有一天問杜娟娟,是願意姓杜還是願意姓汪?

杜娟娟想也沒想,肯定是汪啊。

姥姥姥爺對她多好啊。

以前奶奶對她可兇了,嚇得她只敢討好奶奶。奶奶總說她沒用,是個賠錢貨,讓她從小都非常自卑。

奶奶只對兩個堂哥好,所有爸爸媽媽帶去送奶奶的禮物,奶奶只拿給兩個堂哥吃。

聽奶奶說,兩個堂哥的姐妹都被送人了。還威脅她以後不乖就送去別人家做童養媳。

她小時候很怕奶奶,奶奶的強勢讓她錯誤的以為奶奶說什麼都對。

直到最近他去劉阿姨家裡住,和很多姐姐弟弟們一起玩,才知道原來和堂兄弟姐妹是這樣相處的。

這種相處方式和她與兩個小姐妹不一樣。

劉桂英阿姨告訴她,做好事的才是好人,做壞事的嘴巴上說的再厲害,都不是好人。

對!她奶奶,大伯和堂兄一起打媽媽就是壞人。任他們的那套理論說得再厲害也是假的,是壞人。

汪敏和女兒的戶口在這個寒假,已經遷了過來,順便就把女兒的姓改了。

以後女兒就叫汪娟娟,杜家不稀罕女兒,汪家可寶貝著。

汪敏在工作上越來越出色,真是應了一句,虎父無犬女。

上輩子,汪敏被大鍋飯的環境耽誤了她的潛能爆發。

或者說,很多人都被延誤了。就好像超過了一定年齡,很難再學習樂器。

習慣了大鍋飯,那種安逸的生活環境,就沒有了激發自己潛能的慾望。

汪敏整個人的變化,大家都看在眼裡。自信,從容,大氣。

劉桂英沒想到,這輩子她最好的朋友竟然是汪敏。

只能大言不慚的說一句,杜楠生選老婆的眼光很好。

杜楠生的近況似乎不太好,離開超英的兩年,他輾轉了四個單位。

一直都鬱鬱寡歡,有志不得伸,他感嘆自己是一匹千里良駒,卻始終遇不到賞識他的伯樂。

甚至埋怨超英,因為那麼點小事就抹殺了他以前的功績。

他回想那天打汪敏的情況。主要是汪敏敢跟他媽頂嘴還手。

他大哥在家說一不二,何況對他又有恩惠,那個時候他南下的車費還是他大哥借給他的。

再者,汪敏老是嘮嘮叨叨跟女兒買琴的事兒。因為她嘮叨太狠了,搞得他錯過了最高的賣出時機。

那幾天股票暴跌,他的心裡拔涼拔涼的,汪敏還在他面前嘮叨,要他拿錢給女兒買琴。

各種方面的原因結合在一起,他就忍不住動手了,動手之後他也有些後悔。

只是沒想到汪敏竟然報警。

這件事情他想了很久,如果是在以前單位就算鬧得再兇,他也不敢跟汪敏動手。

因為那個單位的領導是她爸爸的好友。他們住的小單間是按汪敏的級別分的。

他就像個上門女婿一樣,過得可憋屈。這一次他敢動手,是因為這個房子是他單位分的。

再說他第1次主動提離婚以後,是汪敏帶著女兒來找他,讓他感覺汪敏像他媽說的,女人只是嘴上強,對她兇一點就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