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穀倉山戰役(Ⅲ)(第2/2頁)
章節報錯
斐真一方參加戰鬥的7000官兵,死傷合計3054人,傷亡率將近50%,犧牲者中還包括近百名各級軍官,可謂損失慘重。
反觀大陸軍一方,參加戰鬥的民兵死傷1450人,連斐真軍的一半都不到。
特別是考慮到大陸軍只不過是一群裝備簡陋、缺乏訓練且實戰經驗不足的民兵,斐真正規軍付出的傷亡就顯得更加慘痛了。
這哪裡是勝利,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戰鬥結束後,溫斯洛普伯爵親自來到陣地上視察,看著屍橫遍野的悽慘景象,心痛不已地嘆息:“如果再來幾次這樣的‘勝利’,我們就徹底完蛋了。”
……
1626年6月20日,穀倉山戰役結束一週後,喬治·瓦薩將軍在一眾副官、參謀和衛隊的陪同下抵達伊達利爾鎮,正式接管大陸軍的最高指揮權。
儘管早就知道自己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瓦薩對大陸軍的第一印象還是糟糕得超乎預期。
擺在他面前的是五道難題:
邋遢的軍容,短缺的補給,廢弛的軍紀,北方人與南方人彼此之間的地域偏見,以及令人哭笑不得的所謂“軍官選舉制”。
“軍容”是一支部隊的體面,新生的大陸軍,簡直沒臉見人!
別說統一的軍裝,多數大陸軍戰士能有件破衣爛衫就不錯了,很多人赤著腳,還有赤膊上身的——幸虧這是大夏天,瓦薩簡直不敢想象到了冬天可怎麼辦。
軍隊駐紮的伊達利爾鎮,說是貧民窟都算抬舉,根本就是一座臭氣熏天的“垃圾場”,雞鴨豬狗等牲口和士兵混居在一起,婦女和小孩在軍營裡亂竄,到處亂糟糟的,毫無章法可言。
瓦薩上任後,對部隊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大掃除,把那些亂七八糟的帳篷統統拆掉,砍伐木材搭建整齊的排屋作為宿舍,還要求各級官兵都把臉洗乾淨。
不光沒有統一的制服,大陸軍戰士的武器也是亂七八糟,最精良的不過是老式滑膛槍,大多數士兵根本沒有槍支,只能拿著弓箭、長矛甚至柴刀湊合一下。
伊達利爾鎮的軍火庫裡,總共只有不到30萬發子彈,平均下來僅夠每名士兵開9槍——當然,前提是你得有槍!
……
·史料:邦克山戰役(《美國獨立戰爭簡史》【英】斯蒂芬·康威)
邦克山一戰,英軍士兵總共有226名陣亡,828名受傷,這相當於整個參與進攻的力量的40%。
一位驚愕不已的英軍軍官在一封家書中寫道:“那一天發生的可怕傷亡永遠也不可能從我的心頭抹去。”
豪將軍本人也很可能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以至於他後來再也不敢從正面進攻有防備的美軍陣地了。但讓英軍指揮官們不安的不僅僅是巨大的傷亡,他們根本沒有預料到美國人的抵抗會如此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