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跟隨阿諾德少校來到最前線的奧術和神術施法者總共六十七人。

其中施法等級較高的有三位,12級帝茉絲牧師洛瑞·格蘭特少校,以及兩位10級法師,安格爾·利文斯頓上尉和萊恩·凱斯勒上尉,都是米德加德大學畢業的校友。

拉瓦爾將軍親自率領己方施法者發起反擊,勉強遏制住了斐真奧法部隊的兇猛攻勢。

躲在戰壕中的大陸軍戰士,受到己方施法者的激勵,重聚鬥志挺身舉槍,瞄準如同潮水般湧上來的敵軍開火。

戰鬥持續了半個鐘頭,又一批敵軍屍體倒在山坡上,進攻一方再次撤退。

雖然未能如願攻克高地,但是在山下觀戰的三位斐真將軍已經看出來,守軍的火力減弱了許多,明顯是彈藥不足,後繼乏力。

攻城部隊稍作休整,康華利將軍親自率領預備隊壓上前線,與伯戈因和克林頓的兩支部隊合流,命令士兵為步槍裝上刺刀,開始第三輪衝鋒,務求一鼓作氣攻佔大陸軍陣地!

此時,困守山頭的大陸軍戰士們已經耗盡彈藥,施法者也在剛才那一輪防禦戰中把法術位消耗殆盡,實在無力阻擋斐真人這一波空前兇猛的攻勢。

傍晚六點五十分,斐真軍成功突破民兵構築的防線,翻越塹壕,雙方隨之展開慘烈的白刃戰。

到了短兵相接的關頭,大陸軍一方吃虧就更大了。

斐真陸軍的制式步槍裝有刺刀,民兵手中的獵槍和弓弩可沒有什麼刺刀。

拉瓦爾將軍命令民兵換上近戰武器,沒有佩戴刀劍的民兵就把獵槍倒轉過來,用槍托充當棍棒打擊敵人。

可惜槍托畢竟不是刺刀的對手,越來越多的民兵倒了下去,拉瓦爾只得下令撤退。

儘管拉瓦爾竭力維持秩序,卻無法阻止軍紀散亂的民兵把撤退搞成潰逃。

從穀倉山到半島“脖頸”,在這隻有五十多里的撤退路上,民兵的傷亡要比之前守衛高地時付出的犧牲更慘重。

拉瓦爾率領包括胞弟阿諾德在內的老部下們親自斷後,危急關頭,不得不動用手上佩戴的那枚魔法戒指,一口氣召喚出二十名來自無底深淵的鐵騎魔,命令這支惡魔衛隊向蜂擁追殺上來的斐真人發起一輪反衝鋒,為掩護己方部隊撤退爭取時間。

拉瓦爾將軍的鐵騎魔衛隊,降臨在人類相互廝殺的戰場上,為這場戰役增添了最為血腥殘酷的一抹色彩。

二十名悍不畏死的惡魔,戰鬥到全部陣亡,飽食鮮血的魂靈心滿意足的返回無底深淵,在他們的屍體周圍,隨處可見斐真士兵的殘肢斷臂,慘不忍睹,還有更多計程車兵被惡魔嚇破膽,放棄了追殺敵軍的使命。

惡魔衛隊不負拉瓦爾將軍的期待,成功拖延了追兵的腳步,使大部分民兵得以逃離戰場。

至於在戰場上藉助惡魔的力量會否招來輿論批評,為日後晉升埋下隱患?

遍身浴血的本尼迪克特·拉瓦爾將軍,此刻已經顧不得考慮那麼多了。

……

1626年6月13日在馬靴半島北部打響的“穀倉山戰役”,表面看上去是以斐真軍贏得勝利、大陸軍敗退收場,事後的戰損統計卻給出了相反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