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夜雨寒舟 第四十三章 上清觀內(第2/2頁)
章節報錯
清一色的十二匹紫騮馬噴著熱氣強行止住賓士的軀體,並在道觀門前的土路上刨出了數十道深深溝痕。
兩輛雙駕馬車沒有像十二名騎士那般疾疾停下,反而提前減速,平穩的停在了十二名騎士後面,十二名騎士有條不絮的分成兩排,下馬站定,好似行伍之人一般。
等到煙塵散去,蕭瑾裕、韋靈惠等人從馬車上下來,來到了一座嶄新的道觀前,道觀佔地不小,有三進院子大小。
道觀的門匾上書有“上清觀”三個大字,筆跡謹嚴整飭。三個大字的下面有一行小字,蕭瑾裕打眼一看,居然是“聖神文武皇帝李適題贈”十個小字。
蕭瑾裕雖很少關注朝政,卻也知道當今天子名為李適,是代宗皇帝的嫡長子,曾多次下令全國查詢其生母沈珍珠的下落,至今仍未找到。
韋安羽笑道:“這座上清觀是當今天子敕建的,就是為了保護蕭兄弟的起居,免得宵小打擾。”
蕭瑾裕並不覺得感動,反而苦笑道:“當今天子是不是要命令我出家當道士?”
韋安羽笑道:“這倒沒有,只是給你修了房子,想讓你當個官,只是不知你肯不肯入仕。”
蕭瑾裕見他笑得頗為神秘,便沒有搭話。他雖出身蘭陵蕭氏世家,但他現在是江湖中人,著實不想與朝廷扯上關係。
是以,對於韋安羽的問題他避而不答,快步走進了道觀中,道觀內雕樑畫棟,白牆黛瓦,鐘樓鼓樓相對,著實是座正兒八經的道觀。
道觀後院裡,破敗毀掉的山神廟依舊和他走之前的情景一模一樣,至於他的忠心老僕王叔王天銀的墓冢,則位於道觀西面不遠處。
透過院牆上的花窗,便看見了王天銀的墓冢,被人打理的乾乾淨淨的,墓碑上仍擺著新鮮的供果。蕭瑾裕睹物思舊,不由得黯然傷神。
韋靈惠見他傷心,連忙安慰他道:“裕哥哥,你留下的東西沒有人動,要不你檢檢視看。”
蕭瑾裕進得山神像肚子中的密室後,見其中一切與走時一模一樣,並無什麼變動,他在角落裡輕敲三下,重敲兩下,復又輕敲三下。
只聽吧嗒一聲,書桌下方的地面上,忽然現出一個方洞來。蕭瑾裕伸手在方洞裡一摸,隨後取出一個紅漆木匣子。
蕭瑾裕在木匣子底部輕敲兩下,重敲三下,旋即木匣子倏然彈開,他打眼看去,登時臉色大變,似是白日見鬼一般。
韋靈惠見他面色不對,不知發生何事,連忙問道:“裕哥哥,你怎麼了?”蕭瑾裕牙齒打顫道:“秘笈被盜了。”
蕭瑾裕此言聽得韋靈惠先是一怔,隨後臉色一變,她伸手搶過木匣子一瞧,卻是匣中空空如也,她對小無相神功並無據為己有之意。
以茅山上清派的內丹功來說,比起小無相神功還要厲害很多,只是她和她哥等人看守這麼些天,秘笈卻弄丟了,明顯她們成了嫌疑人。
想到此處,韋靈惠一時臉色發白,雙眼含淚,氣的幾欲哭起來。蕭瑾裕忙道:“惠兒,你彆著急,可能是我放錯地方了。”
蕭瑾裕接過木匣子仔細檢查,忽然輕咦道:“這是什麼?一塊絹布?”
蕭瑾裕將木匣子中的絹布拈出,發現上面有許多蠅頭小字,韋靈惠湊過來一瞅,只見字跡娟秀端莊,顯然出自女子之手。
絹布上寫道:“蕭郎君敬啟,郎君功夫有成,可謂天資縱橫,秘笈流落江湖,焉知禍福,故此完璧歸趙,望君莫怪”。
絹布右下角題款是“玉樹山玉皇觀段克邪之妻薛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