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撲朔迷離(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葛賢餘笑道:“老許當年可是號稱天下第一仵作,幹了一輩子這個,他做的人`皮面具,可謂是天下一絕,當初能賣到五千兩一副,而且有價無市。”
範小刀道:“那還當什麼仵作,光憑這個手藝,一輩子吃喝不愁了。”
“有傷天理啊!”許仵作去而復返,剛才走的匆忙,忘記帶工具箱,又回到了這裡,道:“真的面具,得以人`皮製作,為防止皮毛起皺褶,中間還要經過十幾道工序,甚至連毛髮也要植入進去,才能入面生根。”
諸葛賢餘道:“別說是面具,就是把武大郎弄過來,他都能給你整容成武二郎!”
許仵作嘿嘿一笑,“雕蟲小技,不足掛齒,大人不要損我。當年六扇門五虎,哪個不是身懷絕技?”
範小刀趙行來了興致,“這麼神奇?怎麼做到的?”
許仵作道:“我們這一行向來有傳承,仵作只是其中一個行當,像古法秘術中的拔骨術、削骨術等,可以讓人在短時間改變模樣,只是有違天道,所以極少施展。你們要做的這個面具,只能算是最基礎的。”
範小刀想到,自己那些蹩腳的易容術,貼貼鬍鬚,染個頭發,只是些不入門的技術,騙騙外人還行,若是有熟識之人,但從身型、走路和說法方式,就很容易識破他,於是問,“能不能教教我?”
許仵作道:“就算你有悟性天賦,沒個十年八年,也難窺門徑。”
範小刀只得作罷。
許仵作道,“面具生根,只是最簡單的模仿,若真想以假亂真,除了容貌之外,還要模仿對方說話、走路的方式、透過喉嚨和聲帶控制發聲的方式,甚至還要模仿對方的思維模式,並不是一簡單的事,據我所知,曾經有人一輩子都在模仿另一人。”
咳咳!
諸葛賢餘干咳兩聲。
老許道,“扯遠了,你們聊,我先撤了,明天中午,去找我拿面具,到時我再跟你面授機宜。”
範小刀望著他遠去的背影,道:“老許也是個妙人啊!”
諸葛賢餘嘆息一聲,道:“老許當年也是禁軍之一,深受陛下器重,可是他就有個毛病,愛貪杯,有一次醉酒誤事,丟了官職,前來投奔於我,我念及舊情,才收留了他,這些年了,老`毛病依舊不改。”
許仵作喜歡喝酒,這個習慣範小刀也知道。
當初解剖孫夢舞時,許仵作先是飲酒無數,這才動手,饒是如此,也讓他歎為觀止。不過,許仵作是諸葛賢餘收留的,這個範小刀倒是頭一次知道,難怪諸葛賢餘才回來,就對六扇門七大提司的情況瞭如指掌,原來有個內應在裡面啊。
諸葛賢餘從懷中取出一本密奏,道:“登聞司這段對三名刺客的記錄,都寫在上面,你們兩個好好讀一讀,明晚前去鬼樓,看看有沒有什麼收穫。”
“三個人去兩個?”
諸葛賢餘道:“兩個夠了。還有,這段時間,他們一直住在樓蘭居二樓破虜包間,包了一整月,我們的人一直都在監視,怕他們回來引起懷疑,並沒有採取行動,你們抽空去一趟,看有沒有有用的線索。”
“我們的人?”
諸葛賢餘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
六扇門失火,在這個節骨眼,並不是好訊息。
但是事實是事實,關鍵看如何去描述。同樣的四個字,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表達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這正是中華文明最偉大的漢子的勃大莖深之處,與之呼應的則是樸素語言表達的智慧結晶。
在部署完畢之後,諸葛賢餘帶著奏摺,親自去了一趟刑部,彙報了今日發生的事。大意是,在舉國歡慶喜迎吾皇六十華誕之際,六扇門作為國家安全機關,居安思危,積極開展防盜搶、防火災應急演練,本次演練由總捕頭諸葛賢餘帶領,模擬了提牢司發生暴`亂以及火災情況下的各種應對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確保華誕期間京城穩定,做好一切應對。
很快的,這封奏摺便刑部到了內閣,當到了司禮監趙銓手中時,他笑了笑,這個諸葛賢餘,還是一如既往的和稀泥,當年如此,現在也是如此,不過,陛下留著他,自然有他的用意,聖心不可揣摩,硃筆一圈,表示知道了,便退回給了內閣。
陛下修行要緊,長生才是頭等大事,這等雞毛蒜皮,又何須麻煩他老人家。
不過,當晚,東廠關於此事經過的一封密奏,也遞到了龍書案頭,皇帝陛下看著密奏,臉色陰沉,他望了在不遠處伺候的趙銓,問,“六扇門失火一事,你可曾收到內閣的奏章?”
趙銓一聽失火,頓時意識到了不妙,不過他伴君多年,能屹立不倒,腦子倒也靈活,於是回覆,“諸葛賢餘做了一場應急演練,下午時見陛下正在修行,沒有打擾,正要跟陛下回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