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道,“這些都是大哥留下的。”

“義父怎麼會有這麼多錢?”

楊青道:“大哥剛身為六扇門總捕頭,又曾是皇帝身邊的紅人,當年求他辦事之人,踏破門檻,江湖上的朋友又多,又怎麼會沒錢呢?”範小刀道,“敢情之前過的窮日子,都是裝出來的!”

天sè已亮。

眾人分了錢財,分頭趕路。

青門峰。

李軼來到山頂。

李覺非正在盤腿打坐運功,他的膝前,放著一口破碗,確切說是半隻碗,看上去跟街頭乞討的乞丐的碗沒什麼區別,但仔細觀瞧,不難發現碗身之上,有些古怪的花紋。

這口破碗,是李覺非從一處古墓中得來,據說能聚集天下靈氣,這些年來,他武功修為大漲,得力於這口碗,所以李覺非一直十分重視,無論走到哪裡,都會隨身攜帶。

昨夜一戰,李覺非中了範小刀一劍,破掉了內力修為,而李紅綃的一刀,又讓他中了五步蛇毒,讓原本修為受損的他,更是雪上加霜。所以,當奪下青門峰之後,他沒有一刻停歇,取出碗,開始打坐,運功療傷。

經過一夜修整,他氣sè明顯好了許多。

不過,重傷加中毒之後,沒有一段時間的修整,怕是無法恢復先前的實力。

這些年來,李覺非縱橫江湖,幾乎從無敵手,誰能料到,昨夜一戰,竟受傷如此嚴

重,雖然說最終奪下了青門峰,但對他來說,這次行動,並不算是成功。李軼也心事重重,不過看到李覺非在練功,也沒有打擾,一直靜靜站在一側。

日出東方。

無數天地真元,聚在碗口,又注入李覺非體內。

一陣陣白煙,從李覺非頭頂升起,約莫半炷香光景,李覺非緩緩收功,他睜開了眼睛,緩緩道:“難怪宋金剛會選在這裡隱居,這青門峰不大,但其中蘊含的天地真元,不必武當、九華山這些鍾靈毓秀之地遜sè。”

李軼道:“父親感覺如何?”

李覺非道,“我沒想到,李向晚那傢伙,竟將我們金陵劍法傳授於他。更沒有料到,短短几個月,他悟出了六道輪迴。”

李覺非出身涪陵,本是金陵李家的旁支,他們的所學的劍法,與李家劍法同出一源,只是,李家三大絕學,他們旁支並無資格修行,李覺非費勁心思,到處蒐羅李家的劍法,所以當初林家、瞿家的白帝劍訣之爭,也是受他指使所為。可是,這些年來,他也只得到了霞光萬道的劍訣,有這一口碗的幫助,武功突飛猛進,才能在江湖上名聲大噪。

至於六道輪迴,據說早已失傳許久。

他也沒有料到,劍訣竟在李向晚手中。

受制於祖訓,李覺非無法踏入金陵,只是派了李軼前去,一方面想吞併大江幫,拓展夜雨樓的實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李家劍譜,為了引出李向晚,他才請了瞿某才出山,兩人本就有恩怨,只是沒有料到,李向晚竟不敵瞿某才,受了重傷,讓李覺非誤以為,李向晚手中,並沒有李家劍譜,從而痛失好局。

直到今夜範小刀使出六道輪迴,他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可是,李向晚為要把劍譜傳給一個外姓之人?

這讓他不解。

今日在青門峰,他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當初與宋金剛一起闖蕩江湖,後來又嫁到皇宮裡的那位姑娘,貌似也是姓李啊!莫非範小刀的娘,當年先帝收為義女的長樂公主,也是出自金陵李家?

如此來說,範小刀算是李家的外甥。

這樣來看,李知行臨死之前,將驚鴻劍贈給範小刀,李向晚又送劍譜,也就說得通了。

李軼道:“據四層樓的線報,今日一早,黑風寨的人一鬨而散,範小刀他們離開青州,北上京城了。按照您的吩咐,我們沒有追擊,放任他們離去。這本是剿滅黑風寨、拿到極樂丹的大好時機,為何放過他們?”

李覺非道,“極樂丹不在他們手中。”

“什麼?”

李軼心中一驚,那夜雨樓耗費這麼大精力,死了這麼多人,又有什麼意義?

李覺非道:“奪回極樂丹,只是給朝廷的一個理由。不然,以薛應雄的秉性,肯定會想辦法阻撓夜雨樓的行動。青州剿匪?他一個錦衣衛頭目,就連幾千裡外瓊州知縣藏了幾個姨太都一清二楚,會不知道這些年宋金剛一直都藏在青州?”

“那為何他一直不動手?”

李覺非反問,“他為何要動手?”

李軼不解,不多李覺非並沒有在這件事上過多解釋,忽然又說了句,“算起來,我們與那範小刀,還算是遠房親戚哩!”

李軼聽在耳中,一股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